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掌控关外 (第2/2页)
招募的青壮维持治安,又兵分两路,一路为师部警卫营、骑营、炮营、工兵营、五、六团,向北攻占伊通;一路为七团一、二营,向东攻占磐石、桦甸; 第二师主力推进到吉林城的南面门雇永吉时,独立二旅也攻占了九台城,其下的一团越过黑山,推进至鳌龙河西岸,与第二师一西一南,对吉林城形成钳击之势; 吉林将军长顺见状,将防务交给吉林副都统白里后逃往舒兰;长顺前脚刚走,白里也率一哨兵马出逃,吉林城群龙无首,顿时乱作一团,兵丁、无赖乘机大肆抢掠,独立二旅一团及第二师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座古城拿下,迅速恢复了秩序,并将城内的银元厂、兵工厂控制在手中; 留下独立二旅一团驻守,第二师又攻占了舒兰、蛟河、敦化; 第三师这时也开始了征伐,依次攻占了集安、通化、临江、和龙、图们,在珲春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守卫珲春的是清军六个营,由帮办英联率领;还有刘永和率领的忠义军; 经过激烈炮战,第二师炮营击毁了城南九十里的黑顶子和城东南八里、城西南十里的三处炮台,随后劝降了忠义军及大部清军,英联见大势已去,率亲卫突围而走,珲春被救国军占领; 忠义军及投降的清军就地整编为独立三旅,刘永和暂代旅长,并驻守于此;第三师又沿绥芬河而上,最终抵达东宁。 沙俄西伯利亚第一军司令库罗帕特金立即紧张起来,东宁与双城子毗邻,而珲春则与克拉斯基诺近在咫尺,甚至威胁到了海参崴,而西伯利亚第一军又将不少兵力投入了半岛,如果就此回防,前期的所有战果将化为乌有,他连忙上报给尼古拉二世,后者连忙令驻清公使、现居于营口的格尔思前去海城摸底。 于寒这时也不想与沙俄开战,让他们在半岛和倭国去掐多好?于是一番长谈之后,双方都吃下颗定心丸。 第一军分兵攻略吉林时,第二军也开始在黑龙江圈占地盘。 这时原黑龙江将军恩泽已于去年病故于任上,历史上接任他的寿山此时成了救国军骑兵师师长,这个大任就此落在瑷珲副都统凤翔的肩上。 对近在咫尺的救国军第二军,凤翔早已如鲠在喉,而今天,担心终于成了事实。 得知吉省、京津已经被救国军占领,清廷逃入长安避难,凤翔长叹一声欲举刀自刎,被手下苦苦劝止,随后开城请降; 不久,齐齐哈尔、呼兰、吕江、呼伦贝尔、满洲里等地也落入救国军手中。 10月8日,与历史上同一天,郑安国、黄福等人在惠州三洲田如期举事,先是猛袭新安沙湾,清军溃逃; 义军首战告捷之后,乘胜向深圳推进,直逼新安县城。 15日,义军与清军战于佛子坳,缴枪700余枝,俘敌数十名。继又在镇隆大败清军。 其后,在永湖、崩岗墟又连败清军。 21日,经龙岗、淡水进至三多祝,义军辗转作战连连得胜,沿途乡民纷纷投军,队伍很快发展到2万余人。 原历史上,就在此时因弹药难以维继,起义因此草草收场,但这次有了于寒的大力援助,武器弹药库资金均充分无比,又联合虎门、新安义军围攻广州; 两广代总督德寿紧闭城门坚守,又急召各路兵马回援; 22日夜间,城内的史坚如等志士深夜炸开了总督府围墙,攻入进去,德寿以为义军已攻入城内,遂仓惶出逃,总督府乱作一团;史坚如仅率百人占领了总督府,将旗帜插上楼顶,又派人四处散布消息; 守军六神无主下,弃城而逃,郑安国、黄福遂攻入城内,与史坚如等人汇合,广州被义军攻下。 23日,孙先生从海路抵达广州,宣布成立临时军政府,就任军政府都督。 郑安臣等志士在粤省举事之时,蜀、闵、鲁、陕、豫等地也纷纷燃起了烽火; 清廷风雨飘摇之际,英国人又策动两广总督李中堂(德寿为代总督)自立,并游说广州军政府与之合作。 孙先生虽对李中堂的魄力表示怀疑,但仍派人与李中堂的幕僚刘学询谈判。 像历史上一样,李中堂仍下不了决心,但对义军来说,争取到发展时间就是收获。 南方风起云涌之际,救国军又面临着一场大战: 时间再倒回十月中旬,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尔德泽,即瓦德西率三万德国远征军如期抵华,但这时旅顺口已被救国军封锁,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德军在其控制下的胶洲湾登陆,随后就地休整,一连半月毫无动作。 救国军暗暗作好了防备,不过更紧张的是退入鲁省自保的武卫右军,即袁慰亭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