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两拨求援;布置 (第2/2页)
于寒摆手道:“谢就不必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行,就按目前的行情即可。” 崔成勋又傻眼了:“啊?大人,还要钱?” 按照以前的惯例,大唐、大明两次出兵援助,什么时候提过条件了? 于寒淡淡说道:“我的东西可不是风吹来的,全是战场上缴获而来,可以说是弟兄们用命拼来的。如果觉着我小气,这事不提也罢。” 崔成勋犹豫片刻说道:“大人,还请稍等,我需要给大院君发个电报。” 于寒点头道:“可以。” 大院君是半岛国王李熙的父亲李罡应,曾独揽大权,后在争斗中被闵妃击败,从而被架空;后来闵妃被倭国殖民当局杀害,大院君又被重新推到前台;甲午结束后又被掀落,不知什么原因,如今又执掌大权。 一个多小时后,崔成勋又赶了过来,犹豫着说道:“大人,大院君同意了,但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一杆新式步枪得将近240银元,75mm步兵炮每门得7500元,20000支步枪、一百门炮合计550万银元,半岛国本来就不富裕,大头又被倭国殖民当局攫取,当然拿不出这么多。 于寒一点都不意外,他点头道:“这个好说,我也并不是要现钱,矿石、煤炭、木材、药材还有农作物都可以抵债,也按当前行情来,这些拿得出来吧?” 崔成勋摇头道:“这个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 于寒说道:“这个也好办,欠下的部分,一年六分利,十年还完,以仁川港为抵押,怎么样?” 利息的事好说,抵押港口就是大事了,崔成勋可不敢擅自做主,连忙再次告罪一声,又发电报去了。 这次足足等了一整天,第二天早上,崔成勋才赶了过来,说道:“大人,抵押港口的事,大院君同意了。只是这利息有点高,能否降低一二?” 于寒说道:“这已经是良心价了。” 崔成勋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将利率降为四分五,但仁川港的使用期限延长至十五年。 刚打发走崔成勋,安贯兴又找上了门。 “见过大人!感谢大人之前的援助和提点,安贯兴受益匪浅。” 于寒笑道:“你的华夏语好多了。这次过来,又为了什么事情?” 安贯兴凝重中带着一丝兴奋:“大人,想必您都知道了,沙俄又从北面打了过来,我收拢了近千溃兵,但武器弹药、粮食、药品都远远不够了,还需要大人援助。” 于寒一翻白眼道:“你前几次的账还欠着呢。” 安贯兴反倒一喜:“请大人明示。” 于寒说道:“我给你指条明路。辽东的商品想必你也知道,都是紧俏品,你手里既然有人,就挑些合适的做生意好了,前几批先拿货,卖出之后再付钱,用赚来的利润慢慢还债,你看怎么样?” 安贯兴也是大喜,连忙应了下来。就算没有武器的事,这也确实是条财路,又怎么会反对? 这事也愉快地决定了,武器弹药、粮食、药品这些就从安东拨付,于寒早就准备好了。你们打仗我赚钱,咱也学一学后世的山姆大叔。 五月中旬快完了,于寒这段时间一直关注着京津一带的消息。 赵三盛果然按他的方法,发动手下在津门至京师沿途村庄挖掘地道、储备粮食物资,于寒派去的教官证实了这些; 但义和团远不止赵三盛一支,像张尚成、曹禄田一类在京津一带动辄以千计,可以说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组织涣散,行事激进,与列强的冲突时有发生,而许多沾上洋字的人、物、设施通通遭了殃,狂热、愚昧、野蛮,再加上借题发挥的西方列强,历史上那场风暴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近。 特战旅六个营,除了特六营三个连分别留在营口、海城、凤城外,其余均撒了出去,特一营在山海关外,其余均派去了京津一带,连同重炮一旅一团,蜇伏在各处等待时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