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章 烽烟四起 (第2/2页)
前者早有预料,举起骑枪便打。 砰砰砰—— 一番回身射击之后,五六个追兵栽落下马。 令敌骑惊异的是,前方的队伍竟没有拉栓,只是继续扣动扳机,又射出一波弹雨,猝不及防下,近十人再次中枪倒下。 特七连这时也出现在远处,勒停战马后,一个排下马掀开了两辆马车上的篷布,露出两挺组装大半的马克沁,还有几个没见过的小钢筒,虽然不认识,但绝不是大烟袋。 将几件大杀器搬下之后,马车往前一横,形成一道障碍。 对方团长顿感不妙,放下“千里镜”,率全部兵力冲杀而来。 骑二团三营见状刚要拦截,就见特七连近六十人举枪齐射。 砰砰砰—— 这次是静止射击移动靶,比上轮准了不少,一波弹雨过后,击落二十多骑。 骑三营这时再冲上去混战,可就遭了鱼池之殃,营长稍一思索,立即做出了相同的选择,率先举枪瞄向第二支千人队。 枪声立即密集了近十倍,更多敌骑被击落马下。敌骑见状一分为二,五百骑冲向了骑三营。 骑三营立刻催动马匹,片刻之后,将侧翼对向敌骑的前锋。 如果纯靠砍杀,这样的阵型对三营相当不利,对方一波冲锋,即可将己方阵型拦腰截断,之后再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但骑三团此时拿的是骑枪,就像海战中占了“丅”字头一样,将己方火力发挥到了最大。 砰砰砰—— 六百多枚弹丸如飞蝗般射出,敌骑被击落数十人。 骑三团且战且走,引着敌骑绕了个圈子,与特七连汇合一处。敌骑见没讨了偏宜,在局部也处数劣势,重新归队后,整个千人队向特七连冲去,阻止机枪开动。 “打马!” 特七连连长大吼一声后扣动扳机,对方一匹战马哀鸣着栽倒,后续几骑躲避不及,顿时被绊得人仰马翻,将骑兵们抛飞出去,又被后面的战马踩踏为泥。 如此一来,敌骑攻势一缓,绕了个圈子后分两翼包抄过来。 这就给了特七连和骑三连一些时间。 敌骑分散后,命中率低了不少,但每次射击,仍有几十人被击落。 等敌骑冲到附近,特七连与骑三营突然默契无比地扔出几十个黑乎乎的椭球体。 “炸蛋!” 敌骑团长目光一缩,连忙来了个马腹藏身;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当敌骑冲至十米左右时,前方突然让开了一条通道,但通道的前方,是两挺面目狰狞的马克沁机枪。 突突突—— 两股汹涌的金属流瞬间撕开了敌骑的阵列,弹雨所及之处,敌骑连人带马血rou横飞,与此同时,手雷、步枪齐齐发威,敌方近在咫尺,却被生生阻住不得寸近。 这时两门迫击炮也开始轰鸣,咚咚声中,炮弹不时落入敌骑后队,三十米内人马皆仆。 与巴布绞杀一起的千人队见此情景,冲杀完一波后舍了对手,向特七连迂回而来。 巴布率队紧追不舍,并命部下开枪射击,整个战场立即乱作一团。 呼伦贝尔副都统依兴阿得知援兵到来,加上城外的战斗正酣,观察了一阵后确定不是圈套,这才派出两营清兵出城接应。 两方汇合后,一起杀向战场。 对方见状守军也加入战团,人数上已不再占优,果断收拢人马撤离。 在依兴阿的邀请下,骑二团、特七连暂入呼伦贝尔城休整,此战告一段落。 原历史上,在一年之后,西路俄军步骑并举,一鼓攻下了呼伦贝尔城,随后用诱兵之计重创退守西大岭的清军,继而攻克西大岭,又举兵东进。 由于于寒的插手,战争比原历史提前了一年多,很多细节也发生了改变。———————————————— 与此同时,第五师歼敌两千,俘获三千余,包括沙俄铁路警备司令部在内的六千护路队至此覆灭。 第五师迅速控制了哈尔滨站,这时第六师、第七师、重炮二旅及随行辎重团恰好抵达。 于寒得悉以上情况后改变了部署,令江海生率第六师及军直属团、重炮二旅驻扎在杜尔伯特待命,并防备赤塔的俄军东进; 第七师则沿松花江开往三姓(依兰),伺机进攻伯力来的俄军。 第五师北上瑷珲,伺机控制各个要隘,俄军绝不会甘心丢失海兰泡,定会展开抱复,借机进攻瑷珲,再一路突破,与其他几路俄军合力拿下关外区域。 ———————————————— 五月九日,伯力来犯的三千多俄军在萨哈罗夫少将的率领下抵达了三姓,很快攻占了城北与城西的阵地。 三姓守军在副都统农英阿的率领下进行了激烈抵抗。 农英阿手下有八营兵力,在人数上并不吃亏,但装备、战力却相差悬殊,在俄军猛烈的炮火下,守军死伤惨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