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张网以待;趁虚袭营 (第1/2页)
看到“不知所踪”这四个字,于寒有些不满,但想到骑兵本来就难以追踪,也就释然了。 命令情报人员继续打探后,于寒便在帐篷中睡下。好在已经到四月了,如此换成公历,就是5月份,虽然到了北方边界处,晚上还有些冷,但比他第一次北上时要暖和多了。 习惯性地打开探察术,几个红、白重合的光点悄悄地接近,于寒正打算派人捉拿,就见这些人悄悄地退走了,到了几里外后加速逃离,是敌人的探子无疑,自始至终没有发出大的声响,估计是包住了马蹄。 于寒心中一动,悄悄出了帐篷,将郑永时、乌鲁叫到了一起。 于寒将发现的端倪说了后,乌鲁有些懵头:“大人,你不是休息了吗?是怎么发现的?外面的哨兵都没发觉啊!” 郑永时对于寒的信任是无条件的,他说道:“乌鲁团长,大人有他的办法,咱们就不要问了。” 乌鲁也不是一根筋,他点头道:“大人见谅,我不该质疑你。” 于寒摆手道:“你也没错,很多事不可思议,但却真实无比,你说对吧?” 乌鲁一听这么高大上,顿时对于寒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他这下信了:“大人,既然这样,我再将哨兵增加一倍,不,两倍,再让大家做好准备。” 于寒说道:“是要做准备,增加暗哨,把明哨都撤了,找几个木桩子披上衣服做做样子; 我先出去追踪,如果属实,我和郑排长联络,告诉你们对方身份、人数和武器; 乌鲁,把弟兄们都悄悄叫起来,让大家做好准备; 等我的消息传回,把弟兄们撤到营寨外面,马打嚼子人衔枚,别暴露位置; 营寨里多布绊马索、铁蒺藜,时间允许的话,挖些陷马坑,碗口大小、半尺深就行; 派一个营绕到他们的后路,郑排长,到时候你也去,他们不来便罢,要是来了,给他们来个围三阙一。” 乌鲁不懂什么围三阙一,但时间紧迫,他不敢耽搁,立刻出去通知各营了。 于寒立刻跨马出了营寨,顺着红点消失的方向追踪过去。他的视力在黑夜中犹如白昼,不用打马灯,马蹄也用棉布包裹起来,只发出沉闷的声响。 从岛国回来后,于寒陆续地消耗掉大部分经验值,升到了67级,依然留了一次升级机会以防万一,现在经验值为92000/155693; 别看当时祸害了几十万倭人,经验值攒了七十多万,还真还够升几级的。不过他又往感知值上加了些,现在力量、敏捷为129,感知成了226,探察距地比以前208的时候拌加了540米,也就是一里多远,总距离达到了6780米。多一点,也多一分先机。 说了这么多,一个是填下坑,二是说明,没等敌人听到沉闷的马蹄声,于寒早发现对方了。 这一带可不是平坦的草原上或平原,而是起伏不定的山林丘陵地带,好在单骑通过没有问题,所以于寒的马速仅比平常慢了一点。 但对方可没有于寒的夜视能力,速度慢了一大截,否则黑漆漆的绊上一下子就杯具了,指不定摔到哪里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于寒追踪了不到一小时后便探察到了两个红点,还在不疾不徐地赶路,看样子对方的主力离骑三团驻地很远,恐怕是听人说起后才来探察的,而且主力那边不清楚此事,这两个家伙肯定回去邀功了。 于寒冷笑一声,继续追赶着,双方相距两公里多时,他保持与对方同步,又不会跟丢。 又一刻钟后,一片密密麻麻的红点、白点映入探察术光屏中,那两个红点也放慢了速度。 对方的主力就在这里了。于寒又用探察术确认了对方的位置,在距此地两公里外、瓮河河谷口附近的山岰中,是个背风向阳、取水便利的好地方。 于寒仔细数了数光点数,红点七百二十一个,白点一千两百五十六个,武器也能探察到,刀具与红点多了一倍,多出来的是短刀,没有发现步枪,机枪更没有,也就十几支左轮。 于寒心中大定,也暗自为自己的决定点赞,带的兵力刚刚好。 他马上取出电台、电池,开机后将情况发给了郑永时,并让他隔五分钟接收一次。 很快,光屏中的大多红点移动着与白点重合,随后快速移动起来。 于寒没想到这些家伙说走就走,还倾巢出动,就留了三瓜两枣看老窝。 一看表,五分钟已到,于寒又给郑永时发报通知了新情况。 又五分钟后,对方行进的路线也看出来了,正是奔格尔奇镇去的。 于寒又联络郑永时后,收起了电台,将马拉到了山窝中拴好,安抚了几下后,利索地爬上山包,取出望远镜瞄向了路面。 两公里的路程,即使是起伏不平的山路,也用不了多久。 于寒很快看到了对方的探马,六人一组,一共三拨,前后相差三里左右,清一色的高鼻、深目、灰蓝眼珠,连鬓卷须留了老长,唇上还留着浓长的牛角须; 穿着打扮和千度上看到的一模一样,也正是纳扎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