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成璧传_第二百四十四回 扒灰(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回 扒灰(上) (第1/2页)

    几个顾命大臣正立侍在南书房内,与皇上商讨国事,皇上看着递上来的几份奏折,神情凝重,问道:“朕早就派了蒋毓英去赈灾,为何百姓还是食不果腹?”佟国维道:“皇上,微臣认为百姓众多,赈灾米粮只够维持一阵,加上旱涝,耕地荒芜,官吏压制,百姓想将灾情上告朝廷难于登天,官民间因此起怨,个别投机取巧的汉人便趁此机会煽动百姓,意图反清复明,恳请皇上定夺。”皇上思索片刻,扫视了这些大臣,问道:“江西巡抚马如龙可在?”马如龙出列,跪地,叩首行礼:“禀皇上,微臣在。”皇上道:“传朕旨意,就如吏部和户部所议,江西赈灾还按往例,免去江西各州县赋税,景德镇闹事汉人,交由马如龙调官兵前去**,只擒刺头,莫伤无辜。”马如龙叩首道:“微臣领旨!”皇上扫视众臣,问道:“诸位爱卿还有本要奏吗?若无本上奏,今日的议政便到此吧,朕坐在这宫里,时常看不见宫外疾苦,若日后还有此灾情,便不要隐瞒,以免问题加重,好了,都跪安吧。”众臣一同跪地叩首:“微臣告退。”待众大臣退出大殿,魏珠便吩咐一个小太监端来银耳雪梨羹给皇上享用。

    这日晴好,太后邀了众太妃和嫔妃们在宁寿花园里饮茶赏花,趁此雅兴,勤贵人当场献艺,怀抱凤颈琵琶,弹奏了一曲《阳春白雪》,待妙音静止,勤贵人向太后一福,恭敬道:“嫔妾暇时常耍的雕虫小技,让各位娘娘见笑了。”宁悫太妃打量着勤贵人,对太后浅浅一笑:“太后娘娘,臣妾觉得此曲甚妙,不光是琵琶,这美人衬着牡丹,由内而外散发着神韵,当真是难得。”太后道:“勤贵人精通乐律,时常陪哀家解闷。”又对勤贵人道:“你弹奏了一曲,也来品茶,用些糕点吧。”勤贵人恭顺答谢:“臣妾谢太后。”说完便坐到石桌旁,喝茶吃点心。宣嫔见勤贵人弹琵琶,也让人去取了马头琴来,拉奏了一曲蒙古小调,太后听到乡音,难抑思念,用帕子轻轻拭去泪痕,莞尔道:“哀家年轻时,也常拉马头琴,宣嫔所奏,也很好听。”宣嫔福下身子,得意笑道:“知音多谢表姑母。”说罢便去赏花。勤贵人饮着六安瓜片,看着洁白的珍珠梅和粉嫩的紫薇花随风飘洒,又见太后凤仪万千,上前行礼:“各位娘娘,今日难得雅兴,臣妾方才作诗了一首,斗胆请各位娘娘鉴赏。”宁悫太妃笑道:“想不到勤贵人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呢,太后娘娘来自蒙古,中原的汉语也是先帝爷请师傅教的呢,你们的诗词啊赋论啊太复杂,别为难了咱们才是。”太后轻咳一声,对宁悫太妃道:“先帝爷和皇上最喜欢富有诗书气韵的女子,哀家虽然不懂,但也知道学习鉴赏,而有些人,除了嘴皮子夸夸而谈,却毫无内涵,实在是可惜了高贵的出身。”宁悫太妃闻言脸色便一沉,别过脸去,只看着飘落的花瓣,太后对勤贵人莞尔:“好了,你念吧。”勤贵人恭敬答道:“是。”接着,女官便取来纸笔,勤贵人一边提笔书写,一边吟诵道:“玉树春熙闹亭中,国色齐绽香风送。百雀花翎沐霞虹,唯有凰王紫气通……”

    太后浅浅一笑,扣着茶碗,勤贵人继续吟诵:“岁月静好宁寿宫,夜夜念儿盼灯笼。慈悲为怀天下颂,佐圣功德胜阖宫。”待收笔之后,太后笑道:“好!好一个‘慈悲为怀天下颂,佐圣功德胜阖宫’啊!”勤贵人下跪:“太后贤惠淑德,难以用字句堆砌详述,臣妾愚钝,未想到其他辞藻。”宁悫太妃不以为意,只不懈地一瞥,唐太嫔莞尔道:“前两句写今日盛景,百花齐放,当真是春熙热闹。后面接着写太后尊崇华贵,乃是众嫔妃之首,后宫中独一无二的主子,用的乃是比喻的手法。后面四句,笔锋急转,着重讲述了太后的贤惠功德,‘岁月静好宁寿宫,夜夜念儿盼灯笼’,可以想见,在寂静的深夜里,望着门廊上的灯笼思念儿子的**,此句极佳,乃是点睛之笔,可最后两句,着实太朴素,稍欠了火候,不过总体还算字韵通顺,辞藻恰当。”陈太嫔道:“勤贵人没想到诗文也如此擅长,当真叫咱们都自愧不如了。”勤贵人莞尔道:“得娘娘们教诲,是臣妾三生之幸,必定洗耳恭听,勤勉研习。”太后面带喜色,吩咐道:“阿柔,勤贵人作诗赞美,哀家凤颜大悦。”说着便拔下发髻上的点翠镶玛瑙石银簪,拿在手中:“把这点翠簪子赏给她。”阿柔应着便接过点翠簪,勤贵人叩首答谢:“臣妾多谢太后娘娘赏赐。”阿柔为勤贵人插上点翠簪,更显娇艳动人,太后莞尔道:“起来吧。”勤贵人言是起身,退匿于人丛中。

    宣嫔见勤贵人得了赏赐,不懈一瞥,也上前一福:“表姑母,侄女也有诗献给表姑母。”太后饮了一口茉莉香茗,略显新奇:“喔?”女官备好了纸笔,宣嫔捋着袖口,一边执笔乱划,一边朗诵:“今日赏花真高兴,众人也都很高兴,宁寿宫里高兴兴,太后每天都高兴!”众人讪笑,宣嫔放下笔,朝着人丛道:“怎么了?本宫的诗不好吗?”太后莞尔:“此诗极好,很有今日咱们乐融融的感觉,哀家也很喜欢。”宁悫太妃不懈道:“这也能算诗?你看看,这字写得,像坤宁宫的道士鬼画符一样,还有这什么乱七八糟的造句,和方才勤贵人相比,差远了。”陈太嫔道:“毕竟宣嫔也是蒙古格格出身,能说咱们中原汉语就很好了,要作诗,实在难为了她。”唐太嫔道:“此诗虽粗笨,但俏皮可爱,对吗?太后娘娘?”太后莞尔:“知音,皇上若翻了你的牌子,你可以多向皇上讨教,提升一下自己的文采。”宣嫔面上有些不乐意,只福着身子道:“侄女多谢表姑母教诲。”说罢便退到人丛中。我们赏玩着花园里的盛景,一片祥和。

    深夜,承乾宫里的宫女开始点宫灯,宣嫔手捧《论语》,坐在寝殿里挑灯夜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念着念着便打了哈欠,萨仁换了一盏烛灯:“小主,很晚了,明日再读吧。”宣嫔斥道:“别打扰本宫!”萨仁便静静在旁站着,宣嫔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