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六回 揭发(中) (第2/2页)
变卖宫中珍宝这条路,奴才自知罪不可恕。”我思索道:“看样子,还要去畅音阁传游世淮过来对峙,一人供词总是不作数的。”我吩咐身旁的小盛子道:“小盛子,你去畅音阁把游世淮带来,就说本宫在御花园凉亭里有要事找他。”小盛子应着去找人,我见日头毒了,对两侧宫人道:“你们几个,先带他到凉亭里去。”宫人们押着祁三宝进了凉亭,惠妃先回宫去了,宜妃和我一前一后也进了凉亭。荷塘里畅游的金鱼和盛开的荷花无不展现着夏日的美卷,可今时为了宫中琐事,无暇欣赏美景,等了一会儿,游世淮被小盛子带了来:“奴才见过德妃娘娘,见过宜妃娘娘,两位娘娘金安。”宜妃也不叫起来,对祁三宝道:“你把刚才供述的,再详细说一遍。”祁三宝又叙述了一遍,才说到一半,游世淮立刻打断:“他胡说!奴才根本没让他们还钱!”我道:“继续说!”祁三宝接着说了高利贷的事,游世淮立刻道:“娘娘明鉴啊!这小子诬赖人,奴才好心说要借钱给他老**治病,他却诬赖奴才!”祁三宝道:“奴才没有撒谎!奴才说的都是真的!若不是着急还钱,借十个脑袋给奴才,奴才都不敢监守自盗啊!”游世淮啐道:“放你妈个狗娘屁!你小子不就想多捞点钱给老**治病呗,少给我整这些幺蛾子!”宜妃摇着团扇道:“两个人各执一词,很不好办呢。”我看了看宜妃,又看了看祁三宝道:“祁三宝,按你方才所述,是其他人的债都积压在你身上,让你代替他们去还,是吗?”祁三宝点头:“回娘娘,是,是。”我莞尔:“两个人的供词自然不够,你能随便说几个你口中的‘他们’出来吗?”祁三宝说了两三个名字,立刻将人都带了来,他们都说游世淮的确有用月钱收放高利贷的习惯,游世淮连连哭冤,宜妃叫人先将游世淮押进慎刑司,又让人把麻袋里的证物呈给太后看管,太后得知原由,感念祁三宝孝心,让太医院择了一名太医赶赴祁三宝的家乡给他老**看诊,祁三宝感激太后,发誓会好好当差。 另一方面,慎刑司牢房里铺满了杂乱的稻草,偶尔有几只老鼠吱吱地从草垛里穿过,一身灰麻布囚衣的游世淮蹲坐在墙角。一个手持金牌的小太监对守卫道:“奉皇上口谕,承乾宫游世淮未曾私相授受,立刻无罪释放,钦此!”守卫立刻跪下叩首:“奴才遵旨!”借着依稀的烛光,伴着铛铛的开锁声,守卫道:“游世淮,你无罪释放了,出去吧。”游世淮看到那小太监的面孔,睁大了双眼,小太监向游世淮欠了一下身子:“别来无恙,师傅,是小榔头我啊。”守卫递给游世淮衣服,游世淮换了太监服,同小榔头出去,离了慎刑司,走在僻静的小道里,小榔头道:“师傅,当初是您恻隐,放了奴才一条生路,奴才绝不会见死不救。”突然听见有侍卫的追捕声,二人心想坏了,赶紧躲在墙角,游世淮见侍卫们远去,悄声问道:“莫非你,假传圣旨?”小榔头点头,游世淮轻声斥道:“你疯啦,为了救我,连你自己的命都不要啦!”小榔头悄声道:“师傅,奴才这辈子跟错了主人,幸亏有师傅照应,在这宫里才好过了些,奴才知道有人设计害师傅,才想偷了皇上的金牌,假传圣旨。皇上早就盘问过奴才等人了,他已经知道贵妃娘娘作的勾当了。”游世淮正惊愕,侍卫们发现了他们,立刻上前将二人拿下。 偷盗金牌的小榔头被立刻杖毙,游世淮蹲在牢房里为小榔头哀伤,玻琴扶着昌贵妃进来了,游世淮擦了擦眼泪,立刻上前抓住牢门道:“娘娘,这儿脏乱,您千金贵体,怎能到这种地方来?”昌贵妃抓着牢门,安抚着游世淮的脸,担忧道:“游世淮,让你受苦了。”游世淮道:“奴才为娘娘受这点苦,不算什么。”昌贵妃看着游世淮,难过落泪,她轻拭去脸上的泪珠:“皇上跟本宫说了,明日会亲自审理此案,你不用担心,他们忌惮本宫,不敢对你用刑,你只要老实交代,本宫再给皇上抹点眼药糊弄,这事儿,没准就过去了。”游世淮道:“小游子这辈子能有娘娘这么好的主子,下辈子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主子。”主仆隔着木窗相拥而泣,守卫过来堆笑催促:“贵妃娘娘,快出去吧,这儿不好。”玻琴斥道:“大胆!你也敢作贵妃娘娘的主?贵妃娘娘想在这儿呆到天亮都行,你管得着吗?”守卫不欲争辩,只堆笑着去查监,昌贵妃道:“本宫要走了,你在这儿要听话,本宫会想办法救你出来的。”玻琴扶上昌贵妃离去,游世淮对着昌贵妃的背影叩了三个响头。 走出慎刑司,天色已经微微发白,昏蒙的宫苑墙影掩盖住步撵上昌贵妃面上的喜色,回了宫已是清晨,她还要和我们一起去参见太后,便匆匆洗了脸,又往宁寿宫去。这一边,游世淮本以为皇上要问私相授受放高利贷的事,特意准备了一晚上的供词,没想到皇上张口就问起昔日昌贵妃做的那些事,游世淮只说都是他自己的主意,连枝末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皇上听得怒目圆睁,立刻让人绞死游世淮,游世淮受刑时面无痛苦,从容安逸。对外只说游世淮行为不检,私相授受,违反宫规情节严重,按律处死。自从有了游世淮这个先例,宫中的太监宫女,得了月钱便立刻寄回老家,再不敢在宫中私相授受,魏珠的衣服旧了也舍不得去广储司裁制新衣,被沙津和王妃当成杂扫的小太监,皇上见宫中人人自危,让魏珠得空跟宫人们说,若宫人们合理支配月银便不会受罚,宫中这一案算是告结了,沙津和王妃小住了几天,便回科尔沁去了,西安府尹奉旨运官银进宫。 转眼又是中秋,中秋盛宴,宫中自然是琳琅满目,烟花燎人,显亲王府里也放着烟花,烟花在空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孩子们也玩着焰火棒,突然,火星子碰到了窗纱,火蛇立刻就蜿蜒到了房梁上,紧接着,亭台楼阁火光冲天,丫鬟仆妇们救走小孩,青壮男子们打水救火,可火势越来越严重,显亲王立刻派兵去皇宫告知皇上,皇上得知,立刻让侍卫处调侍卫去帮忙救火,又叫了两个太医去查看王府众人伤势,所幸众人皆无碍,只可惜损毁了那座楼阁。又逢圣母皇太后孝康章太后的忌辰,宫中为祭礼准备而忙碌着,李朝使者带了几位李朝美女进宫面圣,想将那十位美人都献给皇上,皇上犹豫片刻,微笑道:“尔小国之美意,朕心领了,不过,我大清人杰地灵,自有如花美眷,何况,你们这些李朝女子,不懂我大清风土人情,若是,能进你们李朝宫廷,必然能得你们国主宠幸。再者,如今乃是朕亡母忌辰,朕不欲宠幸后宫女眷。”李朝使者作揖道:“大清皇帝当真不肯要这些美人吗?”皇上道:“天子一言,驷马难追。”使者叹道:“好吧。”便击掌让美女们先退下,美女们向皇上行了李朝大礼,退至一侧,使者从袖中掏出一个锦盒,里面藏着一个奏表,魏珠将奏表呈给皇上:“这是我国主亲笔写的奏表,还请大清皇帝圣目御览。”皇上接过奏表,见上面写要立张禧嫔为李朝皇后,入主中宫,皇上问道:“这确定是你们国主亲笔书写的吗?”李朝使者答是,皇上将奏表还给使者,又吩咐魏珠研墨,亲笔写了个回信,让使者带回去。 世界的大事件总是相互影响,李朝皇宫里也刚经历了一场残酷宫斗,张禧嫔正在做皇后梦,却被告知大清不允,原因竟是称谓犯上大不敬,小国李朝历来依附大清,后宫之主只可称中殿娘娘或王妃娘娘,不可称中宫或皇后,而且李朝使者在圣母皇太后忌日进献美女,对圣母皇太后大不敬,早前又借葛尔丹之势趁火打劫,还企图让术士切断大清龙脉,皇上自然是不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