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回 埋玉(下) (第1/2页)
经过漫长的跋涉,大行皇后的棺椁安置在了景陵地宫内,与她比邻而居的正是皇上的发妻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干燥阴冷的地宫最适宜陪葬品的贮藏和尸身的防腐,但对生者来说,却是无尽的凄怆和骨rou分离的不舍,四阿哥跪在三个兄长之列,稚嫩的面庞映着晶莹的泪光,顾着皇家的威仪和体面,这一路他都不曾痛哭过,如今在地宫内,对着养母的棺椁和灵位,便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哭声经由石壁回响不绝于耳,随行的仆从被哭声感染,无不怆然涕下,皇上跪在最前,庄重地叩首,一众随行亦皆叩首,皇上走上前,抚着大行皇后的棺椁哽咽道:“雪儿,你们为何都要离开朕?朕是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就连所爱之人都保护不了,你说过会永远信任朕,我们永远在一起的,如今你负了朕,你们都负了朕,你的心底藏着那么多委屈,为何要忍耐?从前你经常向朕倾诉心事,不知从何时开始,你与朕渐行渐远,都怪朕不好,朕已后悔当初,若有来生,朕一定不辜负你们,你们若泉下有知,便让跟前的烛火闪三下。”只见那烛火果然闪动了三下,皇上闭目凝咽:“雪儿,你安息吧。”这时,四阿哥伤心过度晕了过去,兄长们搂着四阿哥的身子边掐人中边呼喊:“四弟!四弟!”皇上忙上前查看:“怎么回事?”三阿哥哽咽道:“皇阿玛恕罪,四弟方才伤心过度,晕过去了。”皇上伸手摸了摸四阿哥的额头:“怎么烧得这么烫,这孩子也是,烧成这样了还跟来,还不赶紧抬回马车里歇着,来人!”仆从们小心翼翼地把四阿哥抱了出去,皇上看向三个皇子,大阿哥和三阿哥面带哀容,而太子全无半点愁容,斥道:“胤礽!你四弟如今抱恙,你是怎么当太子的?竟连你四弟高热了都不知道!如今朕带你们来这儿举哀,你两个皇额娘的灵寝都在这儿呢!竟不见你落泪!”太子叩首哭道:“皇阿玛息怒,皇阿玛息怒,儿臣实在是太想皇额娘了,又见皇阿玛伤心难过,所以儿臣,儿臣……见四弟那样伤心,便不敢再叨扰了皇阿玛,所以……所以才没哭,皇阿玛息怒!”皇上对着仁孝皇后的棺椁冷笑道:“予嬿啊予嬿,你快瞧瞧,这就是你拼了命给朕生下的太子啊!”又转向太子道:“还不赶紧出去照看你四弟!”太子战战兢兢道了声:“儿臣告退。”便离了地宫,皇上一时大动肝火,便觉天旋地转,大阿哥和三阿哥忙上前左右扶住:“皇阿玛!”魏珠打着哆嗦道:“地宫这儿不宜久呆,奴才恭请皇上回御撵。”皇上点了点头,便由大阿哥和三阿哥扶着离了地宫。 随行的太医诊视了一番,对皇上道:“回皇上,最近天气变化,地宫阴冷侵体,加之哀伤劳碌,肝火大动,故而头风发作,微臣斗胆,附近便是汤泉,汤泉有养生**、祛风散寒之效,恳请皇上沐浴汤泉。”皇上揉着太阳xue,皱眉道:“大行皇后的丧礼,一刻都不容缓,朕的头风不碍的,忍忍就过去了,佘太医,四阿哥如何了?”佘太医回道:“回皇上,四阿哥服了些姜汤,微臣又开了些伤风褪热的药,发了些汗,已经不那么热了。”皇上边忍着头痛边道:“没事了就好,不过朕这样子,怎么读祭文呢?”大阿哥安慰道:“皇阿玛,您不用担心,颂读祭文之事,就交给儿臣吧。”皇上微笑道:“那就有劳胤褆了。” 汤泉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皇上由太监们脱得精光,雄壮的肌rou随着呼吸不停地律动着,他赤脚探入那汤泉中试了试水温,适应了之后,便走入汤泉里沐浴起来,另一边,大阿哥拿着祭文,在大行皇后灵前恭谨地念着,很快,便该是圣驾回銮了,宫里头也正为迎接孝懿皇后的神位打扫着奉先殿,盲哑太监正挑着水,正好撞着准备香烛的小太监,弄湿了香烛,小太监自然是不肯饶,揪起盲哑太监,弄翻了水桶便是一顿拳脚:“臭瞎子!你知道这些蜡烛多贵吗!?走路也不仔细着!”几个小太监们围了过来:“不能放过他!弟兄们!打!”二话不说便将盲哑太监围着拳打脚踢,盲哑太监说不出话,只能痛苦地呜呜哀求着,这时,只听游世淮朗声道:“贵妃娘娘到!”小太监们这才住手,跪下叩首道:“奴才们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昌贵妃扫视几个小太监,又看着伤痕累累的老太监,问道:“他究竟是什么人?你们为何要打他?”小太监道:“回娘娘,奴才也不知他是何来历,只知他是负责杂扫奉先殿的瞎子,这瞎子把供养神位的香烛都弄湿了,坏了奴才的差事,所以……”昌贵妃拨弄着手中的玉如意,慢悠悠道:“所以你才要打他,是吗?”小太监们战战兢兢求饶道:“奴才知错了!贵妃娘娘!”昌贵妃瞧了一眼游世淮,游世淮会意唤了侍卫将小太监们押去杖责二十,昌贵妃下了步撵,走上前,小心翼翼搀扶起盲哑太监,盲哑太监激动地拼命挣扎,玻琴嫌恶道:“又是瞎子又是哑巴的,娘娘别理他,咱们还要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呢。”盲哑太监听到太后二字,便十分害怕,抱着头打哆嗦,昌贵妃道:“公公,你怎么了?公公?”昌贵妃也试探了一句:“太后?”盲哑太监便痛苦地啊啊叫着,尽管那并不成声,昌贵妃诧异道:“难道太后有什么隐情吗?”盲哑太监抱着昌贵妃的裙摆哀求着,玻琴忙甩开他的手:“脏死了,也敢来碰我们娘娘!”盲哑太监只不停地磕头着,昌贵妃道:“玻琴,咱们快走吧。”玻琴应着便扶昌贵妃上了步撵。 过了几日便是太后的寿辰,乾清宫内自是高朋满座,喜笑颜开,待一曲歌舞既罢,皇上举杯祝道:“恭祝皇额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鹤算千年寿,松龄万古春,儿子先干为敬!”太后笑道:“好,哀家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