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嫁傻根也比嫁给赵建国强! (第1/2页)
六零时光微微甜正文卷第354章嫁傻根也比嫁给赵建国强!葛红军的家人听到这个情况,女人们疯了一样往赵建国身上扑,恨不得咬下他一块rou来才解恨! 凭什么我家最出息的孩子为了救你死了,你却好好地回来了!我家红军是替你去死的! 赵建国跪在地上任葛家人打骂,一动不动地挺着,脸上一片死寂。 有公社和大队小队的干部在,当然不能让葛家人这么闹下去,可让他们善罢甘休也不可能。 最后赵建国主动提出来,他会接替葛红军照顾葛家,替他养父母的老,抚养两个小侄女,以后他就是葛家的儿子。 葛家也是有几个亲兄弟堂兄弟的,葛老大跟兄弟们合计了一下,也必须得把丧子之痛放一放,先顾眼前的赵建国的事了。 他害死了葛红军,他说的这些补偿那是必须的,而且空口无凭,还得趁部队和干部们都在,定下个具体章程来。 大家在葛家待了一上午,综合了葛家各方面的要求,最后整理出一堆具体意见来。 赵建国要替葛红军养老人养侄女,还要给未出嫁的meimei办嫁妆,那他的工资以后就得月月拿出来一部分给葛家了。 具体给多少大家的意见不一,赵建国回来之后一个月挣35块五,葛家一张口就要20块,给到葛红军父母都去世。如果葛家二老去世了俩孩子还没成年,那就继续给,一直到他们年满十八岁。 这个要求实在是有点不近人情,就是自家亲儿子,也没有一个月给父母这么多的。 这是让赵建国以后一辈子都给葛家挣钱了,至少要给整整十八年,他根本不用想自己结婚养孩子了。 部队干部和地方上的干部都觉得这事儿不行,由部队干部出面调解,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一个月给他们家十块钱,中间遇上老人有病孩子上学盖房子meimei出嫁这些需要用钱的大事赵建国不能不管。 葛家人正在赵建国害死葛红军的悲痛中,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rou,寸步不让。 要不是家里还有几个有理智的人,否则他把工资全给葛家人家都不解恨! 一起来的干部们正在调解,没想到赵建国阻止了他们,“就给二十块,以后家里有事我肯定管。” 即使这样葛家人也没满意,这只是第一条,第二条紧接着来了,要赵建国转业费和这回奖金的一大半。 这一条赵建国也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了。 葛家人又提出质疑,他们不放心赵建国以后会好好照看家里的两个孩子,他现在自己一个人还行,过两年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娃,他愿意照看孩子媳妇也不能愿意。 这一条说出来,在场的干部们都沉默了。他们看得出来,葛家人要得不是补偿和以后生活的保障,他们还要把赵建国这辈子一起毁了。 这么说明摆着就是让赵建国在部队和以后工作的同事面前保证,他这辈子都不娶媳妇不生孩子了。 他们家葛红军小小年纪就让他给害死了,凭什么他以后能媳妇孩子热炕头? 这一点赵建国沉默良久都没答应,实在是被逼急了,才提出一个办法,“我保证,以后我不要孩子,肯定一心照看红军的两个侄女,家里绝不会有别的孩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葛家人再说什么也站不住脚了,太过分的要求地方干部也不可能让他们在部队来的同志面前提。 最后商量好了,又白纸黑字地写了下来,葛家刚要最后点头,葛红军的弟媳妇马二春忽然又不干了。 她不相信赵建国以后真的会一直照看她的两个孩子,“你以后结婚了你媳妇不答应咋整?到时候我大妮二妮谁管?你现在答应了不要孩子,谁还能看着你跟媳妇上炕生孩子?孩子生出来了我们还能给塞回去?” 葛家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这事儿还得继续扯皮。 赵建国保证,“我不会有孩子,你们放心,真的绝不会有。” 可没人相信,这事儿就成了个扯不明白的结。 僵局一直解不开,还是马英华做了多年妇女工作,看出了马二春的意思,把她拉到一边说了一会儿话,套出了她的真正要求。 马英华觉得这话她给从中间传都有点说不出口,但还是得硬着头皮把赵建国拉到一边跟他商量:“马二春的意思,她信不着你的话,也信不着你以后的媳妇,除非,你娶了她。” 马二春也在说服葛老大老两口,“爹娘,你们为大妮二妮想想,谁对他们有亲娘好?赵建国以后娶了媳妇不说大妮二妮,就是你们他肯定也得亏待,谁能有我做他媳妇合适?” 葛老大夫妻俩还真被说动了,觉得这个办法真是不错。 赵建国却说什么都不同意,坚持他以后不要孩子,把大妮二妮当亲生女儿养,但是绝对不会娶马二春。 这个要求确实有些荒唐,他又坚持不肯,还有葛红军的meimei葛红花在旁边跳着脚反对,最后也只能作罢。 但是葛家二老又提出来一个要求,“不娶二春我们也不能逼你,但是你得答应,以后你要是结婚,必须在婚前给媳妇做结扎,保证她生不了孩子才能结,要不绝对不行!” 马英华这种做了十多年妇女工作见多识广的干部都给气黑了脸,“谁家好好的闺女结婚前就要给结扎的?这是缺德!是迫害妇女!赵建国同志的工资给你们一大半还不行,你们还能管得着人家别人家闺女结扎了?” 大家都以为赵建国也肯定不会同意,可没想到他连这个都答应下来,“行,如果我结婚,结婚之前我会带媳妇去结扎。” 最后这场闹得全屯子都来看热闹的大事才算是结束。 葛红兵终于可以入土为安,赵建国也准备去公社上班了。 韩进依然不怎么去公社,革委会赵主任还没完结手上防汛工作呢,他在家待着才算是最有眼力见的下属。 可惜,并不是谁都跟韩进一样这么懂得为领导搭梯子,赵建国上班的第二天刘石头就又来蹭饭了,还带来个消息,赵建国跟着赵主任一起去训练民兵准备防汛物资视察汛情了,还提出了很多整改意见,甚至还往县里送了一份。 韩进一改平时对工作一副不太上心的样子,跟刘石头嘀嘀咕咕说了好一会儿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