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攀高枝 (第2/2页)
她对曾经叱咤过江湖,辗转战火的传奇大佬,怀有很强烈的好奇心。 既然大佬开口相邀,她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尽欢想着干脆去逛街买东西。 可能是星期天休假的缘故,街上人格外的多,商店林立人流如织,整条街热闹非凡。 现在的沪江,并不像是几十年后的魔都,那样华丽豪奢,那样光怪陆离。 但又的确比同一时期别的城市,时髦潮流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也是这个时候,全国人民都迷沪江货的原因。 沪江人就是有派头,沪江货就是洋气呀! 宗正棠慢悠悠地骑着车,载着尽欢去了金陵路。 金陵路在这个年代,也仍旧是是沪江最繁华的一条街。 只是没有斑斓闪烁的LED屏,也没有大大小小广告牌,最夺人眼球的,就是挂在外墙上的各类红色标语和语录了。 金陵路上,光百货就有两家,永安百货改成的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改成第十百货。 洋派新潮的侨汇商店,金陵路也有。 除此之外,这里各类专卖店鳞次栉比:老介福布店,时装商店,恒源祥毛线店…… 不过这些都基本跟尽欢没啥关系,她现在既没有沪江的本地票证,也没有侨汇券,对着满街琳琅繁华,也只能望洋兴叹罢了。 尽欢现在只有两个目标,一是百货大楼的进口手表,二是第一医药商店的药品。 先逛的是第一百货,不愧是沪江最大的百货,在物资这么匮乏的年代,这里仍旧是人山人海。 百货里面里面的装修,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特别高大上。 一水儿的玻璃柜台,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尤其通透锃亮。 售货员也都穿着统一的制服,个个笑容可掬、态度亲和。 服务态度甩了彭县乃至于锦城那种拽的二五八万的售货员,不止十条街。 第一百货是沪江的门面窗口,要是售货员态度差,也太影响沪江的整体形象了。 顾客除了沪江本地人,大部分是来自五湖四海,用各种不同的口音方言交谈的外地人。 这些外地人,有些是纯属来第一百货朝圣的,有些是真心实意来买买买的,也有跟尽欢一样,帮亲朋好友当人rou代购的。 尽欢观察了一下内部格局,一楼是卖贵重物品和家电的。 有手表,有钢笔,还有文物商品柜台,另外就是家电了。 除了三转一响中的“一响”收音机之外,还有一些高档的家电,电视机,冰箱,空调,应有尽有。 不过要想买这些高级,要出示外汇券,不然照样买不到。 宗正棠微微张开手臂,以保护的姿态,一直跟在尽欢的后面亦步亦趋。 尽欢直奔进口表手表柜台,这里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样,无人问津门可罗雀。 柜台前站了四个人,两男两女,已经把柜台完全挤满了。 那对儿年轻的男女,估计不是正在谈婚论嫁的情侣,就是新婚不久的夫妻。 两人甜甜蜜蜜商量的样子,简直甜得发腻。 另一对儿夫妻明显过了中年,选款和价格上意见都不同,虽各抒己见,但也没吵起来。 那对儿青年男女,出手倒是挺迅速,买了一对儿款式相近的天梭手表,很快就离开了。 尽欢的眼睛在玻璃柜台里逡巡一圈,进口男表的比例占了几乎四分之三,女表特别少,尽欢的可选项不多。 售货员很热情地给介绍了一圈,按照300块预算的话,有四项选择,如果按350块的话,有六只表可选择。 “小鱼儿,我觉得这块欧米伽不错,要是你钱不趁手,我先给你添上,等你宽裕了再还给我?”宗正棠见尽欢神色犹豫,小声地凑在她耳边建议道。 他其实是想直接给买单付钱的,但他清楚尽欢一向守原则,要是他真蛮横抢着买单,肯定会惹尽欢不高兴。 尽欢笑着说道:“不用了,这是帮人带的,预算最多只有三百五,欧米伽价格太贵,不适合!” 最后尽欢看中了一块梅花手表,全钢带,没有日历,表盘内除了一朵标志的红梅花,就再无其他花俏的装饰。 不过这样简约的样式胜在耐看,也不容易过时。 价格也比较合适,300的预算绰绰有余。 最主要的是不要手表票,也不要工业券,要不然别的地方再合适都是白搭。 尽欢迅速付了钱,然后拿着手表,赶紧出了第一百货。 百货店络绎不绝的顾客,一波接一波地往里面涌,实在是太挤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