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九一章 主公是不会错的 (第2/2页)
球缓缓升起。 实际上他们已经算是居高临下,盱眙城就是一堆山头组成,过去也是用城墙圈着这些山头,象山是盱眙城的最北端。 所以任何进攻者面对有城墙时候的这座城市都是很头痛的。 渡淮就是居高临下的城墙。 城墙里面就是更居高临下的山,就是攻破城墙也得爬山,不然还是没法真正消灭守军。 现在的确没有城墙了。 但变成了棱堡和大炮,正在沿着淮河逆流而上一艘艘漕船,就这样缓缓驶入了十八斤炮的炮口…… “开炮!” 秦凯的吼声响起。 象山堡十六尊重炮同时喷出火焰。 而就在同时,距离他四里外的淮河上…… “登岸进攻!” 举着望远镜的孙元化说道。 他的望远镜视野中,是迅速被硝烟笼罩的象山堡,而在最前面,两艘漕船正在炮弹的撞击中迅速沉没,不过这本来就是试探的,后续漕船纷纷停下落帆,然后在河水的推动下向后漂流。 “世事无常啊,想不到竟然要与瀛国公开战了!” 他身旁的茅元仪感慨道。 “他终究和咱们不是一路人!” 孙元化说道。 “可究竟随对谁错?” 茅元仪说道。 “无论谁对谁错,站在我们的位置就只能做我们该做的,剩下的就看谁强谁弱了,我倒是很想看看,瀛国公是否真的不可战胜。” 孙元化拍了拍他肩膀满怀豪情地说道。 “幸好我们也是兵强马壮!” 茅元仪说道。 他们的确堪称兵强马壮,他们有整整六个步兵军。 不过不是完全莫里斯式。 真正莫里斯式战术的,只有天启新组建的那两个军,孙元化从辽东带回来的是孙元化式,辽东步兵自始至终就没玩莫里斯方阵,他们一直都是孙承宗,徐光启,茅元仪和孙元化这些精英们搞出的新式车营。 只不过更规范化。 临阵以战车为屏障,中间夹杂大量两斤炮,并且同样使用炮车,这种火炮真得可以说人见人爱,他们的炮管甚至更短,重量降到两百斤,完全可以用战车载着机动。战场上和使用斑鸠铳的步兵战车混编组成盾墙的线列,建奴被这种战术完克,毕竟他们的盾车是不可能顶住三磅炮轰击的…… 哪怕这个三磅炮是短管。 再说就算能够顶住炮击,前进到弓箭能够攻击的距离也没用。 因为近距离的盾车还是挡不住斑鸠铳。 辽东军斑鸠铳可不是减重的,实际上是早期版的重型,因为他们的斑鸠铳一般是放到车上的,这实际上是正版西班牙重火绳枪,现代测试枪口动能高达六千焦,这东西哪是盾车能挡住的。 当然,明军战车也挡不住。 但好在建奴没有斑鸠铳,他们只有朝鲜的鸟铳,另外还有从倭国买的铁炮。 这东西就不行了。 几百焦而已。 这就是孙元化式的步兵车营。 简单点说就是以斑鸠铳和短管三磅炮为核心的战车,旧的弗朗机完全抛弃了,至于重炮他的要重一些,车营的重炮是六斤,也就是九磅,因为在辽东地形足够坚实,而且他们也有足够多的马匹。九磅炮作为重炮压阵,三磅炮和斑鸠铳以战车的盾墙为屏障和目标对轰,后面是冷兵器,长矛加苗刀,还有部分跟杨信学习的斧枪。 这套战术优势明显,就是重火力,任你穿多厚盔甲,任你盾车多么结实,撞上这个统统都是渣! 别说人推着的盾车,就是临时竖起一排圆木墙都没用。 但劣势也明显。 机动性差,离开水运几乎就不具备远程机动性。 至于另一个缺陷,也就是成本高这种事情反而不值一提,在孙阁老那里,只要是银子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一尊两斤炮无非也就是两百斤铁而已,万历年间好的建铁就已经廉价到一分六厘一斤,两百斤才不过三两二钱银子。 这时候因为钢铁产量暴涨,都已经奔着一分银子一斤了。 加上人工,一尊两斤短炮才不到十两。 至于消耗火药更不值一提。 大明因为硝更容易获得,所以火药产量完全是让欧洲各国仰望的,可怜英国人为了弄点硝,都强行规定撒尿的地方了,倭国也差不多。但大明的硝是硝洞里熬的,按照传教士们说法,这时候大明一个城市过节所放的烟花,估计拿到欧洲都够得上打一场中等规模战争。 大明可不是欧洲。 欧洲君主扣扣索索大战一场出动几十尊大炮就很惊人,孙元化一个军就上百尊大炮,要不然这些年轰的建奴欲哭无泪…… 有钱! 任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