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四二章 十万人公审大会 (第1/2页)
张名振的炮击毫无意义。 九斤炮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城墙上崩碎几块城砖,但聚宝门这个巨大的城堡估计得上千万这样的城砖,现代专家估计整个南京城墙,用了好几亿块这样的二十斤重青砖…… 他慢慢凿吧! 有本事他就这样像拿掏耳勺挖煤矿一样,用那拳头大的小炮弹凿开这座屹立六百年,经历日军炮火都没倒下的要塞。 杨都督暂时没兴趣陪他玩了。 紧接着城內的军户们就开始向着承天门前汇聚。 “数量有点多啊!” 杨信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 整个承天门前迅速就变得人山人海起来,这片巨大的广场在之前那些土兵居住期间,得到了认真清理,不但两旁原本破败的千步廊都得到了修缮,就连御道的杂草都被除去,破碎的石板也换了新的。甚至承天门等各门的城楼也进行修缮了,南京皇宫在作为备胎的两百年里,曾经遭遇过多次火灾台风冰雹之类损坏,但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很少认真修缮。 正好杨信的那些土兵居住期间闲着没事,在杨信提议下由太监们组织起来,用水泥之类进行了大规模修缮。 也算是焕然一新了。 “公爷,其实城里不仅本地的军户,还有大量游荡于此谋生的,最多时候五六万呢!” 李明道说道。 “文官都哪儿去了?” 杨信问道。 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等系统的文官始终没有露面的,之前在聚宝门上也没露面。 “回公爷,兵部尚书商周祚之前就已经去了常熟总督各军,在那里一直就没有再回南京。 剩下户部尚书去了扬州督饷,吏部尚书去了安庆安抚,礼部尚书董其昌回松江安抚,而刑部尚书得了重病,已经封印乞骸骨自己走了,至于工部尚书去凤阳巡视中都皇陵。 至于都察院右都御史右佥都御史,一个去太平府召集义勇,一个去淮安督促淮北各军南下增援江南。 右副都御使还没补缺。” 李明道说道。 “都跑得很快啊!” 杨信感慨着。 这些家伙就是摆明了故意让张名振攻陷南京的,他们预先出城,然后控制住南京外围军队,为张名振的攻城清场。 主要是阻挡可能的救援。 忠勇军,荡寇军,杨信的凤阳屯垦军,这些都是防范对象,包括杨信控制的水师,虽然南洋水师主力已经护送李之藻下西洋,但北洋水师却在威海卫一直没动,他们随时可以南下进入长江。 那四艘巨舰可很吓人。 这段时间甚至松江那边甚至已经开始在吴淞口修炮台了,就是怕杨信调动北洋水师南下,以陆战队强行在上海登陆威胁大同军侧翼,虽然对外声称是防御大同军接收宁波海关缉私队的那十几艘轻型巡洋舰。 不得不说他们为了让大同军心无旁骛攻陷南京也是cao碎了心。 他们就是用南京陷落来逼天启做选择。 不过很显然他们想多了,杨信不认为目前局势还需要别的增援,不就是几万大同军吗?他眼前不就是一支庞大的军团吗?这可是大明朝正牌的国防军,两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们用长矛将异族赶出这片土地,为朱家打下了两百多年的江山,现在重新净化这片土地也要由他们来负责。 他拿过一个大喇叭。 “肃静!” 他吼道。 他的声音在城墙间回荡着。 下面所有人全都闭上嘴,抬起头看着他…… 当然,他不是在承天门。 那里还不是他应该随随便便去装逼的,他现在是在长安左门,这里和京城的皇宫完全一样,只不过南边的洪武门在京城变成大明门。 杨信向旁边一招手。 徐弘基等人赶紧上前,不过没有常延龄,整个南京勋贵团就常胤绪和刘孔昭不在,后者没参加是因为太年轻刚刚袭爵不久,在勋贵团属于小字辈的,顶多和常延龄同级,他当时在城墙上巡逻警戒其他方向,根本不知道聚宝门的情况。在士兵的推搡中,徐弘基一帮在城墙边站好,他们至今还被这些士兵看着,就像一群受审的犯人,不过都这时候也不好计较什么礼貌问题了,只要杨信能放过他们受点屈辱就受点吧! 家产最重要。 杨信满意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这里面总共一个公爵,八个侯爵,八个伯爵,包括原本历史上娶了寇白门的朱国弼,不过他其实是抚宁侯,保国公是弘光封的。 “肃静!” 他再次吼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