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三二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 (第2/2页)
整一个军的忠勇军已经进入无锡和江阴东部各地驻守,完全推进到常州府和苏州府的边界,只剩下顾亭一个棱堡作为伸进来的突出部。 这时候顾亭属无锡。 而杨信借口等待补充弹药,就一直在无锡盯着。 另外他其实也需要休整。 荡寇军尽管连战皆胜,但各处战场加起来伤亡也一千多,总共才一万两千五百人,这个伤亡也不小,那些士兵也很疲劳,总之他就是找了一堆理由故意不走。他就是从华允谊口中得知郑遵谦来过,而且双方已经达成同盟,才故意拖延时间等待,给团练们留出加入大同军的时间。如果团练不加入大同军,那么他就必须面对一道道阻止他前进的圣旨,孙承宗也会不停阻挡他,但如果团练加入大同军那他的南下就没什么不对了…… 哪怕是被他逼得。 “那咱们怎么办?” 杨寰小心翼翼地问他叔叔。 “什么怎么办?咱们人困马乏,弹药耗尽,当然是继续休整了,更何况如今正是秋收,不管什么都先等秋收结束再说,以后得定个规矩,农忙时候不打仗!” 杨信说道。 好吧,这个理由很正义。 不过他现在的确最关心的就是秋收。 因为他得在接下来尽可能向北方输送更多粮食,今年因为河北旱灾和山东蝗灾,辽东旱灾,北方已经严重缺粮,倒是南方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收成很好。但浙江的赋税已经不可能再输往京城,接下来若苏松等地加入大同国,那么他们也不会再向京城交税,这里面苏州府可是大明第一大税仓。 他得保证北方的供应。 所以秋收是万万不能耽误,为了确保秋收他宁可不打仗。 “这样的话杭州就不保了。” 杨寰提醒他。 “那就给他们好了。” 杨都督若无其事地说道。 “都督!” 孙应元突然走进来一脸凝重地行礼说道。 “怎么了?” 杨信问道。 “都督,江阴守军报告,提督cao江熊明遇率领水师到达江阴,要求守军放行进锡澄运河,另外同行还有新任江南总兵杨肇基。” 孙应元说道。 “他们来干什么?” 杨信问道。 “说是奉兵部调令,前来接替都督。” 孙应元说道。 “呃,接替我?兵部有权没有圣旨就任命总督军务?” 杨信愕然道。 “叔父,圣旨早就有了。” 杨寰小心翼翼地提醒他。 好吧,圣旨的确已经有了,而且还有不只一份呢,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杨信已经接了三道圣旨,第一道是让他返回走江西,第二道也是,第三道就是让他走江西,原本总督江南军务改总督江西浙江军务。但任命提督cao江都御史熊明遇为总督江南军务,并启用老将杨肇基为江南总兵,率领官军沿运河南下增援杭州,留荡寇军归属总督江南军务指挥。 只不过三道圣旨他都没看,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直接无视了。 但是…… 他说人家没有圣旨是不对的。 人家是根据兵部的调令,奉旨前来接替他的职务,他不理圣旨是他自己抗旨不遵,人家是奉旨行事,人家是有全套合法手续的。只不过现在是他赖着不走而已,按理说这时候他就应该准备好移交指挥权了,当然,这很显然也是不可能的,熊明遇接手那肯定是立刻拨乱反正。 “这样啊!” 杨信揪着自己的小胡子说道。 “传令江阴,别让他们进来。” 他随即说道。 他没见到就不用理会了,他没见到当然也就不用移交权力了。 “回都督,据江阴守军报告,熊明遇态度强硬,而且率领包括部分湖广军及山东军在内,近一万大军,若他们欲强行通过,当如何处置?” 孙应元小心翼翼地说道。 “那当然是开炮了,熊明遇不怕死他就硬闯好了!” 杨信说道。 现在这种时候是不能出意外的,至于这样做的后果…… 他都已经置三道圣旨,兵部一堆命令于不顾了,难道还在乎这个? 孙应元没敢再说什么。 开炮轰击已经获得任命的总督江南军务,话说杨都督的行事总是这么刺激,不过这不关他的事,他是杨都督的部下,只需要听杨都督的,剩下的没必要cao心。 杨寰同样没敢说什么。 很显然他叔叔最近的风格越来越狂暴了,已经越来向那些文官所描绘的方向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