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 (第1/2页)
杨都督南下大军再次停下…… 这次是真正受阻了。 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大半个山东,济南,东昌,兖州这几个府全部被蝗虫大军淹没,甚至波及河间等北直隶部分地区,而这是五月初,冬小麦刚刚开始收割,春谷子刚刚出苗,可以说这两种对于北方来说最重要的作物,全部在整个生长期的最关键阶段。 然后全毁了。 齐党的户部尚书亓诗教强烈要求杨都督暂停前进,就地组织救灾赈济同时镇压地方,防止出现饥民造反。 他知道杨信不会坐视的。 山东这一带本来就是民变的重灾区,这些年陆陆续续就没停过,当然,主要是这一带饥荒就没停过,从万历四十三年开始到四十五年,这一带就是持续不断旱蝗相继,饥民没饭吃就要抢掠。方从哲执政声望的顶峰,就是他在万历四十五年尽己所能地赈济了这一带灾民,使得民变没有扩大,但接下来这一带又是闻香教造反,又是鲁西大地震,如今又一次旱蝗相继。 八年时间,这里三场席卷半个省的天灾加一次大规模造反。 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本来就到了极限,再不想法安抚住那就是又一场大乱。 天启的圣旨紧接着送到德州,杨信的大军分别进驻济南和东平,这两处是这场蝗灾最严重的,济南一带几乎转眼间赤地无余,所有能吃的庄稼全都被蝗虫啃干净了。 济南。 “老爷,咱们家这次亏大了!” 老仆人心如刀割般看着正在源源不断撒出去的银子说道。 而那些灾民却拎着一个个空了的口袋,数着到手的银元眉开眼笑,虽然他们的庄稼被吃光了,但却可以抓蝗虫换银子,如今外面蝗虫铺天盖地,全家出去一天就能轻松抓五十斤,带回家倒上盐下锅煮,煮熟了就可以拿来。然后五十斤就是二两银子,虽然蝗虫通常都是过境性质,但在蝗虫停留期间怎么着也能抓个几天。 甚至已经开始有人专门追着蝗虫抓了。 反正田里已经完了。 当然,与之对应的是杨家的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 “你们老爷我亏过吗?去年你们说我屯地瓜亏大了,前年你们说我屯罐头也亏大了,可今年又如何?还不是全赚回来了?” 杨都督说道。 老仆人立刻无言以对了。 的确,杨都督去年屯地瓜,今年所有地瓜全都被买光了。 有皇帝买了赈灾的,有九千岁买了给家乡父老的,也有地方上天旱无法种别的老百姓买了回去做种的,甚至很多商屯的地瓜都供不应求,去年为了屯地瓜赔的今年全赚回来了,而且还从南方运来大批更廉价的,然后同样高价卖了。 至于罐头更不用说了。 辽东目前军粮四分之一是罐头。 这都是兵部采购,毕竟从南方运粮远不如从天津直接运罐头,甚至九千岁主持的民间赈灾也用罐头,每天不断有船载着罐头,从天津驶往河间,虽然瓦罐的罐头保质期短,但运到河间仍旧可以吃大半个月。这时候就连辽东的贫民买不起米的都买罐头,五十斤罐头在辽东比五十斤米还便宜,实际上那里的罐头都不是天津产的,而是在盖州,只不过在兵部就是天津产。 “不要管什么银子了,本都督神机妙算,你们不会懂的,再说,就是现在咱们也不亏呀,你看,他们都吃蝗虫粉。” 杨信指着三头反贼说道。 给他维持收购秩序的罗汝才几个,正拿着恍如黑面包的烤馍在啃,一边啃一边呵斥那些试图插队的。 这就是他们这些天的主食。 用面粉和蝗虫粉混合,放到烤炉烤出的馒头。 味道的确不怎么样,但杨都督带头,全军必须吃这个,他们也没办法,这几天他们就是这种烤馍配鱼rou罐头,全军吃的怨声载道,至于原本应该是他们军粮的面则被杨信拿去卖了。 老仆人也不再说什么了。 实际上杨家还是亏,因为蝗虫的收购价太高,哪怕都是挤压后的,依然有大量的水分,这个肯定比面价高得多,再说士兵吃还能吃多少,绝大多数烘干后的蝗虫粉其实装罐了。就像那些铁皮罐头一样,直接装进一个个铁皮罐子,压得结结实实然后密封起来防潮,这样以后再给饥民吃的时候,就可以几个鱼rou罐头配一个蝗虫粉罐头了。 营养要均衡。 脂肪有了,蛋白质也不能缺。 这叫科学。 “对了,咱们家没受蝗灾吧?” 杨信问道。 “回老爷,咱们那里倒是没有,而且收成还很好,最高的一亩收了两石半,这鸟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