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三三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第1/2页)
这一幕来的太突然,那位钱家的老乡贤一时间还没看清,不过紧接着就惊叫一声下意识地起身,然后连人带椅子一起倒下…… “哈哈!” 杨都督很有jianian臣范的大笑两声。 其他客人或吓或怒纷纷离席,顾天叙第一个走到门前,但守在那里的的士兵瞬间把刀横在他胸前,然后一堆长矛对准他们,那些随后跟着的客人赶紧把一条腿差点出门的他拽住了。 “笋洲公,您是不给杨某面子吗?” 杨信说道。 “杨都督,你这是何意?” 徐汧怒道。 其他那些同样愤慨地看着杨信。 那老乡贤也爬起来了,在两个朋友搀扶下在那里不断捶着胸口。 “都给我回来坐下,今天杨某是给你们面子,才把你们请来,以酒宴相待,这个人不给杨某面子,那杨某就只好以这种方式把他请来了,今天你们谁敢踏出这道门,那就准备好做下一道菜吧。” 杨信骤然喝道。 一帮世家名士这才认出,这颗人头其实是个熟人…… “杨都督,王公何罪?就因他不肯赴宴,杨都督就将其残害,徐某想问一句,这大明还是陛下之天下否?” 徐汧看着烛光中的那张面孔,一脸悲愤地说道。 “他姓王吗?” 杨都督问李忠。 “回都督,此人不姓王,他姓李,是咱们在外面巡逻的兄弟,抓获的盗粮jianian商,直接就格杀勿论了。 他绝对不姓王,他怎么姓王呢? 东山王家那位王老爷适才的确被盗匪所杀,但那是盗匪杀的,与咱们没有任何关系,这太湖里一向盗匪多得是,如今遭灾之后就更多了。别说是王老爷被盗匪给杀了,就是王家一家子都被盗匪杀了也不稀奇,甚至这苏州城里也有很多盗匪,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城里哪个修桥补路的乡贤就遭盗匪灭门了。” 李忠说道。 “啊,这就对了嘛。” 杨都督满意地说道。 “那么徐兄,你仔细看一看,这个人是王公吗?” 他紧接着对徐汧说道。 徐汧悲愤地看着他,然后再看看那张死不瞑目的面孔,然后再看看周围那些寂若寒蝉的世家名士们…… “不,不是。” 他咬着牙说道。 “那你们都来认认,说说这是不是王公?” 杨信对剩下那些说道。 剩下那些赶紧摇头,这种时候不摇头还能怎样?这个丧心病狂的疯子摆明了就是告诉他们,敢不听他的就灭门,反正这时候整个苏州周围一片泽国,苏州恍如一座孤岛般,向南一直到嘉兴,都受到这场水灾波及,吴江还是重灾区。苏州城里都不断有抢粮的,这座城市目前拥挤着超过两百万人,城外更是抢粮成风,到处都是饿疯了的灾民,这种混乱的局势下,他就是真把谁家灭门,无非也就是往盗匪头上一扣。 谁敢跟他纠缠? 他再玩一把民变估计这一带士绅团灭。 忍了吧。 “那就都来坐下,既然诸位不喜欢这道菜,李忠,把这道菜撤了,再换一盆罐头来。” 杨都督说道。 李忠上前把人头端走。 那些客人们战战兢兢地回来重新入席。 “杨某今日请诸位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赈济灾民一事,如今遍地灾民皆嗷嗷待哺,朝廷的确出了大笔的救灾银,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诸位耆老乡贤们鼎力相助,钱公,听说你家一年收租九十万石?” 杨信说道。 “谣传,谣传。” 钱公擦着头上的冷汗说道。 “谣传也罢,不谣传也罢,这五万石捐粮你得认了,另外必须以不超过八钱一石的价格,在两个月内,向外出售二十万石粮,而且今年一直到明年麦收前这个价不能再高了。我会派人看着的,两个月,二十万石,里面不能掺沙子,每人次限购一斗,每天不能低于三千石,我是一个讲道理的人,灾前八钱一石,也就是说今年原本就是这个价。 这个价你们也满意。 目前的一两六钱只不过是趁机发灾难财。 这是绝对不行的,谁敢再这么做,那刚才那颗人头就是下场。 钱公?” 杨信说道。 “老朽,老朽尽力而为。” 钱公说道。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必须做到,哪怕你们钱家没有这么多存粮,花钱去外地买来再卖,也必须得给我做到。” 杨信说道。 钱公还能怎样? 杨信都把东山王家的那颗人头摆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