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 (第2/2页)
百万內,这个数字不算夸张,毕竟董大师这样的同样田产一百万亩。现在湖广这些地方良田都在士绅手中,括六百万亩完全不可能,这些赐田也是收租,但有的自己收有的地方官代收,不过理论上地租不高。北方甚至还有一亩地五升的,这个是皇帝钦定,但实际上种地的不可能这么快乐,因为那些藩王不可能自己收,都是让手下人过去收,这些人难道会不加上自己捞的? 不过好处是免其他税。 所以总的来说种藩王的赐田并不比种士绅的差,甚至应该说略好。 理论上就这两样。 但实际还有三,也就是自己兼并的。 但这个不合法。 如果朝廷清查的话,这些土地是不算他们的,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兼并的,就是士绅诡寄的,毕竟他们的地不交税。 至于剩下赏赐的盐引之类不是常态,通常是拖欠俸禄的补偿,而且说藩王盐引扰乱盐税就夸张了,大明真正扰乱盐税的不是藩王手里那些盐引而是私盐。还有就是些自己收商税的权力,但那个也不是定例,毕竟皇帝都收商税很艰难,更何况是这些除了招牌没别的的藩王,而固定的合法收入就是俸禄再加上赐田。 “但土从何来?” 九千岁说道。 “卫所。” 杨信笑着说道。 “卫所既有地也有人,这些卫所兵早已经不能打仗了,只是维持一个军户的身份而已,其他与民无异,甚至还不如民。 臣之前在凤阳的垦荒陛下也都看到了,那里不是养不活人,凤阳臣的垦荒地最高亩产一样到三石,总共垦荒到现在三十万亩,去年向臣出售各种余粮达到十万石。连凤阳这种军户大量逃亡之处都如此,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就连陈于阶在辽东这种号称不长庄稼的地方,亩产高粱都能达到一石。 桂王就藩衡阳,惠王荆州,全都是水田区,湖广水田亩产三石以上的也有的是,荆州甚至能超过五石,瑞王汉中,汉中的地同样也是亩产两石以上的,既然这样就近把卫所的土地给他们就是了。 地给他们。 原本军户除籍为民改为民兵。 一切依照民兵例,不同的是无锡民兵将地租给陛下,藩地上的民兵将地租给藩王,他们还是归陛下管。” 他紧接着说道。 天启和九千岁立刻明白了,这不是什么藩地,纯粹就是换马甲的卫所改革。 军户民兵化。 但这对朝廷的确有利。 朝廷或者说天启,不用再为每年给他这些叔叔银子头疼了,这些家伙在京城一样每年花他大笔银子,他们都有养赡田,几十万亩,实际上就是从税收中扣出给他们。就藩后暂时倒不用太多,毕竟他们才两辈没有多少人口,不会像楚藩那样一年就得十万两的,这样如果给他们一块实土就比给他们银子强多了。 桂惠二王那里不用说,他们的封地在湖广。 那是真正富庶的土地。 然后把所有军户土地给他们,但军户仍然租种,每年两成或者三成地租给他们。 军户会欢迎的。 因为过去他们交给更多,而且他们还得承担很多义务,但这样改为民兵后其他就不用管了。 民兵不是军籍而是民籍。 当然,有欢迎的就有不欢迎的。 卫所将领不欢迎。 因为他们就是把军户当农奴把卫所土地当私产的,一旦划给这些藩王他们就全没了,但卫所将领没有能力反抗,毕竟他们敢反抗,手下那些军户就把他们收拾了,而且文官也不会帮他们。 但是…… “卫所如今没有这么多地啊!” 天启说道。 “陛下,您如今首要的难道不是让三王就藩? 他们目前只有父子两代,三处藩地原本都各有一个卫,那就先把这三个卫的辖区给他们,一个卫目前十几万亩总是有的,加上辖区的荒地开垦出来,二十万亩以上不成问题,就算每亩收五斗租还十万石呢。 至于赐田另外算。 不过臣以为这些地方也很难括出多少田,一家百万亩内最合理,但这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以卫为封地可以立刻过去,至于这三个卫撤销以后地方上的驻防那个就不用考虑了,有这三个卫和没有没什么区别。之前在战场上卫所兵面对红巾军都是一触即溃,打仗连农民都比不上,投降红巾军的比与他们交战的还多。 再说有臣在无需顾虑这些。” 杨信说道。 他的意思是说有我在你不用怕你叔叔造反。 “这个朕先考虑一下。” 天启犹豫一下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