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五七章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第2/2页)
,部分其实是折银的,但各地根据情况折银价格不同,南直隶大多数才两钱一石,哪怕贵的山西才六钱,总之这部分折银律很『乱』,大致上这两千四百万石和几十万匹布,折银后算作一千两百万吧。这部分是大明岁入的核心,但部分地方留存部分解京,而且各地比例也不一样,大致上是一家一半,但解京不意味着送到京城。 解京的意思是归户部支配。 所以给宗室的,给地方驻军的,这些需要户部负担的『乱』七八糟开支通常都是就地支付。 前者是很大一块,靖江王跑广州要银子,就是因为广西解京的税款,根本不够养活他家那几千口猪的,除了广东需要从解京税银中拨一部分,湖广同样每年得给他一些,这些宗室消耗了太多。 真正给京城的其实就是皇室开支金花银,固定一百万,漕运米,一年多少看运力,正常年景就是四百万石。 剩下就是商税之类了。 这部分核心就是盐税,一百四十万,其他『乱』七八糟商税加辽饷,万历四十八年总共收了五百八十万,其中主要就是辽饷。 而支付辽东的军费就是这里出。 每年六百多万,不够就另想办法。 比如加辽饷。 毕竟漕运是供应京城的,这个还有一堆王公大臣等着开工资,京城官员的工资就是从这部分收入里花,此外蓟镇,山海关等地军粮,在京还没就藩的藩王,这些也是由这四百万里面出。 皇帝金花银是养内廷的,杨信这些在京武将领工资其实也是从金花银里面拿。 这部分轮不到军费。 但无论实物折银还是直接收银子的那些,总共加起来,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算两千万吧,虽然各地折银律不可能达到五钱,绝大多数其实四钱以下,但朝廷收入里面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目前税收是实物和白银并行,所以过去征收的很多奇葩税收都在,比如十几万斤棉花什么的,但这些根本折不了几个银子,喂马的草料还两千万束呢,折银能有几个? 杨信在废除辽饷这个杂税的最大头之后,依然让朝廷一年岁入增加了五百万两。 奇迹一样啊。 虽然他带来的两百万属于横财,但这也是税收体系内,本来朝廷的岁入里面就包括罚没银,而这明显属于罚没银。 重要的是他这两年每年都能罚没这些啊。 从天启继位开始,杨都督每年罚没就没低于三百万过。 堪称罚没之王。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罚没之王大义凛然地说道。 “就算兄要去直捣建奴巢『xue』,也不急于一时,这眼看着就入冬了,兄也说过冬天不宜在辽东用兵,明年开春再说,明年开春弟送兄出征,眼下兄还是先完婚再说。” 天启说道。 既然这样杨都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虽然他对于成亲什么的并不着急…… 早就在床上滚了那么久,他的确没什么可着急的,要不是他知识丰富,这时候都能见着孩子了,不过这也的确是件大事。 “还有一事,这高第还是不能留在辽东了,目前看这辽东各军不但没有长进反而比熊廷弼时候倒退,也就是说高第这个辽东经略并不称职。” 杨信说道。 “他这也是一时大意了。” 九千岁笑着说道。 “既然兄说换就换了吧,熊廷弼在就什么事没有,他接手一年就搞出这样的败仗也的确该换,不过兄之意是换何人?” 天启说道。 九千岁笑得有些尴尬。 “孙传庭如何?他已经是兵部郎中,再进一步就是右侍郎,正好以右侍郎经略辽东,再给他加佥都御史,这样就足够了。” 杨信说道。 “准,弟也觉得这个人有些本事。” 天启说道。 就这样杨信终于夙愿达成,把孙传庭塞到了辽东经略的位置上。 虽然孙传庭原本历史上并无对建奴的战绩,实际上他主要在关内对付那些造反的,但他那种狡猾而且杀伐果决的『性』格,还是非常让杨都督欣赏的,现在辽东已经无事,需要的是一个敢去杀人的,先把高第放纵手下的遗毒扫清,然后明年开春杨都督就去直捣赫图阿拉。 这些混蛋既然养寇自重,那就让他们没法继续养,接下来这大灾将至,不能再这样不停往辽东这个无底洞填了,必须得把这每年六百万的军费降下来。 说到底光开源是不够的,还得节流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