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二六章 杨都督,你好大的威风啊 (第2/2页)
潮』就是直接推到广州城下,基本上乘『潮』而进不用二十四小时就到。实际上这时候已经开始有人贩卖罐头到广州,只不过因为陶罐本身成本不低,故此价格上没有优势,而且那些加了太多辣椒的罐头也不符合本地口味。 接下来杨信正在推出罐子回收和口味改良,比如说增加糖的使用量,反正这地方糖更不值钱,甚至都快和米差不多了。 这可不是夸张。 实际上这时候广州是世界第一大蔗糖出口地,至于第二大估计就是隔壁的徐闻了。 这地方就不缺糖。 总之杨信有足够手段确保广州的食物供应。 就在杨信恍如星宿老仙般,在贫民欢呼簇拥中走到布政使司门前时候,吴中伟和一帮文官终于出现了。 “杨都督,你好大的威风啊!” 吴中伟沉着脸喝道。 “吔,这不是王御史吗?” 杨信看着他身旁的王尊德说道。 后者尴尬一笑。 “杨都督,身为后军都督府右都督,不但公然违制乘轿,而且公然僭越乘十六抬轿,杨都督是有不臣之心吗?” 吴中伟喝道。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杨信问杨寰。 “回叔父,朝廷制度武官非特许不得乘轿,文官乘轿最多四抬,不过叔父这不是帷轿,亦非肩舆,只是一张太师椅而已,无论多少人抬着,它都是一张随便拿来的太师椅。侄儿见叔父为国『cao』劳,身心俱疲,故此命人抬着这张太师椅送叔父至广州,若有人颠倒是非蓄意诬陷,侄儿愿担其责!” 杨寰义正言辞地说道。 “以后注意点影响,咱们还是要保持低调!” 杨都督说道。 “杨都督是把这广州阖城官员当傻子吗?” 吴中伟冷笑道。 杨信一脸无语地看着他。 “这个老东西是谁?” 他问道。 “老夫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吴中伟。” 吴中伟傲然回答。 杨都督把手向旁边一伸,他侄子心领神会地打开一个小匣子,然后从里面拿出几张纸,杨都督接过看了看…… “据广东通倭案嫌犯,前布政使司参议署理海巡道徐从珂供述,广东左布政使吴中伟勾结在倭商人李旦,颜思齐等人,私通倭酋德川秀忠,并欲使倭军泛海南下以为内应,攻取广东以其为南越王。虽其言疑点颇多,未可尽信,然事关重大不可忽视,故此先行逮捕以待圣旨,来人,把吴布政使铐起来,送到澳门临时监狱等候圣旨。” 杨信正气凛然地说道。 杨寰一招手,几名锦衣卫立刻上前。 “杨都督……” 王尊德义正言辞地喝道。 “王御史,你有什么意见吗?” 杨都督说道。 王御史瞬间xiele气。 “那个,那个,吴布政使染了时疫,恐受不了牢狱之苦。” 他讪讪说道。 “这个容易,杨某也不是要让他死在监狱,只是防止出现意外,让他在监狱等着圣旨而已,既然有病就让他家准备两万两保释金,只要把保释金交了,就用不着进监狱,可以在家等候圣旨,不过不能逃跑,至于诸位还有什么异议,大胆说出来,放心,我们锦衣卫是最通情达理的。” 杨信笑着说道。 其他几个官员全都低着头闭嘴了。 这个『jianian』臣逾制就逾制吧,大家装什么也没看见就行。 虽说杨信肯定做不到凭那些纯属虚构的供词给他们安上通倭罪名,但问题是这里天高皇帝远,他就是把人抓进监狱,等京城那边的结果过来也得最少一个月后。这一个月里要是不交保释金赎出,那进了监狱以这些大员们的身子骨,恐怕是撑不过去的,如果京城再拖一下就不只一个月了,在监狱里可就是任他宰割了。 大员们可都是熟悉监狱里基本『cao』作的。 更何况澳门那里的监狱,一到夏天恐怕不用动刑也撑不了几天。 除非掏保释金。 为了点意气之争,完全不值得损失几万两。 “哈哈,这就是衮衮诸公啊!” 杨信嚣张地笑着。 那些官员们继续装什么都没听到。 至于吴布政使此时已经被铐起,他也同样充满失望和悲哀的看着这些家伙,在他注视的目光中,包括李叔元在内的官员们把头低得更低了。 “走!” 杨信得意地说道。 然后他的十六抬肩舆,不对,应该是十六抬太师椅,径直对着衮衮诸公们走了过去,衮衮诸公们默默后退,站在布政使司门前,看着他的队伍昂然走过,然后是仿佛无穷无尽的贫民洪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