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71狡猾 (第1/3页)
端木珩出了国子监的大门,李廷攸已经等在了大门口。 两人前几日约好一块儿去望月茶楼。表兄弟俩虽然一文一武,但是都秉性清正,少年人也算是一起打过几架,关系越来越熟稔。 望月茶楼是京中新开的江南茶楼,里头的苏州评弹还有几分口碑,引来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 也包括端木珩和李廷攸。 表兄弟俩没想到的是还没到望月茶楼,就在街上先遇到了几个熟人,皆是一惊。 两个少年急忙下了马,上前与对方见礼。 微服出游的皇帝带着岑隐、端木宪、游君集和简王君霁也打算去望月茶楼。端木宪也看到了长孙和李廷攸,脸上难免露出一丝讶色。 “慕老爷。”端木珩和李廷攸恭敬地给皇帝作揖行礼。 着一袭宝蓝色织金锦袍的皇帝看来比接风宴时清瘦了一圈,精神倒是不错。 皇帝养了近半个月的病,在宫里闲得发慌。 正好今早封宝仪式后,端木宪几人来见他,君臣几人难得不说公事,漫天闲聊。 当时岑隐提议要不要找个伶人来弹琵琶助助兴,皇帝对于宫里的这些玩意早就厌了,神色淡淡,岑隐便顺势提起望月茶楼的评弹不错。 皇帝起了兴致,就带着他们微服出宫了,打算出来散散心。 “这倒是巧了。”皇帝看着两个少年道,嘴角泛起几分笑意,随口问道,“端木珩,朕……我记得你最近在理藩院当差?” 端木珩不卑不亢地答道:“慕老爷,学生已经回国子监了。” 皇帝也没在意,毕竟监生的本分本就是读书,回去读书才是理所当然的。 “我记得你去年院试表现不错,要好好读书,争取明年秋闱榜上有名!”皇帝笑着道。 端木珩一本正经地应了一声,皇帝又看向了李廷攸,赞道:“李廷攸,盐引的事你办得不错。”皇帝对李廷攸也颇为满意,觉得他虽然是武将门第出身,但连盐引的事也能办好,也算是文武双全了。 “谢慕老爷谬赞。”李廷攸面对皇帝时,自然是一派彬彬有礼的做派,就像是一个儒雅书生一般。 说话间,他们到了望月茶楼的门口,一个青衣小二从大堂里快步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道:“几位客人里面请,二楼还有雅座。” 大堂里很是热闹,一男一女正坐在大堂中央,一个手持三弦,一个手抱琵琶,一边弹,一边唱,唱的是一出耳熟能详的七侠五义,这一男一女皆是吴侬软语,在轻清柔缓的弦乐声中随口吟唱,抑扬顿挫,娓娓动听。 “客官,这边走。”小二引着众人上了二楼的一间雅座,雅座一面朝着外面的街道,另一面则对着大堂,打开窗户,就可以俯视大堂的情形,欣赏聆听伶人的表演。 岑隐随意地点了一桌茶点后,小二就下去了。 这时,大堂的两个伶人正好唱完了这曲七侠五义,引来四周的客人一阵热烈的鼓掌声,连声叫好,也包括游君集和君霁。 “好!”君霁大力鼓掌,评弹柔美,不过这七侠五义却是豪气冲天,听得颇为畅快。 游君集收回了视线,还有几分意犹未尽地对君霁说道:“妙啊妙。君老弟,这两人的功底也算不错了,尤其那个女子特别擅长即兴发挥,偶尔会穿插一些灵机一动的笑料趣事,妙趣横生啊。” 游君集老家是在江南,说起这评弹就是面泛异彩,口沫横飞,把刚才那两个伶人的表现点评了一番。 皇帝曾去江南,听得懂江南的吴侬软语,也在江南听过这评弹,如今在京城重听,不禁忆起了江南风光,兴致更高昂了。 皇帝手里的扇柄随意地在左掌心上敲了两下,琢磨着明年要不要再去江南巡游一番。 不一会儿,小二就送来了茶点,茶香很快在雅座里弥漫开来,与此同时,歇息了片刻的两个伶人又开唱了。 这一回,却是一个陌生的曲调。 评弹可以唱弹传统的曲目,也可以新编书目,推陈出新。 四周的客人很快就静了下来,凝神听着。 两个伶人把时间拉到了五百年前,说是有一个皇帝失德无道,导致天灾**不断,百姓皆是苦不堪言,多有饿死。 眼看着国家即将覆灭,一位胡须雪白的活神仙腾云驾雾地出现了,降临在皇宫中,为皇帝指点迷津…… 皇帝本来还听得兴致勃勃,听到这里,面色忽然变了,眉心微蹙地冷哼了一声。 楼下的大堂里渐渐地sao动了起来,不少人都交头接耳地说着话。 “今冬各地雪灾频发,你们听过没?” “你也听说了啊,据说不止是京城,还有辽州、冀州、晋州等地都遭了雪灾。” “老弟,可知道真元观的那位孙真人?” 一说到“孙真人”,大堂的sao动更厉害了,不少客人都朝那个提起了孙真人的老者看去。 “虽然小弟我抵达京城不久,也早闻孙真人的大名啊!”老者身旁的中年行商激动地说道,声音忍不住微微拔高,“孙真人真乃活神仙是也!我听人说孙真人夜观天象,发现有扫把星划过,乃国有天灾的不祥之兆啊。幸而天有紫气降下,天降凤女可化解此劫!” 那中年行商说得言辞凿凿,仿佛他亲眼所见一般。 大堂中,也有其他的客人也凑过来与那中年行商二人说话,你一言我一语,都快把那孙真人捧上天了。 皇帝面沉如水,置于膝头的双手紧紧地捏住了手里的扇柄,几乎把那扇柄折断了。 这才短短几天,这些百姓都对那个孙真人奉若神明,背后,耿海怕是没少使劲。 哼,自己心有顾忌,暂时没出手,反倒耿海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他这是在一步步地逼自己呢! 岑隐自然看出皇帝脸色不佳,忽然站起身来,把朝向大堂的那扇窗户合上了。 雅座里,登时就静了下来,外面的评弹声、议论声被隔绝在了窗户的另一边。 端木宪、游君集、君霁以及两个少年暗暗地彼此交换着眼神,隐约都猜到了什么。 皇帝也没打算忍着,沉声斥道:“什么活神仙,装神弄鬼!” 皇帝没指名道姓,但是众人都心知肚明他说的不是评弹里的那位,而是那孙道姑。 岑隐微微一笑,安抚皇帝道:“老爷,民多愚昧,子曰:民愚则国稳。” 这话皇帝爱听,这些愚民被个道姑玩得团团转,可不正应了阿隐的这句话。 民愚则国稳,说的妙。 皇帝的神色缓和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