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9无宸 (第3/4页)
止的事,尤其近年来更有变本加厉之势。比如以吃空饷为例,该论的不是有多少将领吃空饷,而是有几个地方将领不吃空饷。 李家盗卖军粮的罪名本就可大可小,端看皇帝是否要追究。 现如今,闽州肯定少不了李家,有了李家,开海禁才能顺利推行,所以无论李家是不是真的私卖军粮,只要皇帝说没有那就是没有。 皇帝今天放了话,那么这件事就算是了结了! 出了御书房后,端木宪在檐下长舒了一口气,僵硬的肩膀放松了不少。他抚了抚袍裾,朝宫外的方向走去,可是才走出了十来步,就听身后传来一个耳熟的男音:“端木兄!” 穿着一件天青色锦袍的游君集笑呵呵地朝端木宪追了过来,他身子圆润,一跑动起来,下巴上的几圈rou就一颠一颠的,一双细细的眼睛笑得眯成了缝儿。 不知为何,端木宪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块被狗儿盯上的肥rou似的,淡淡应了一声:“游大人。” 游君集毫不在意端木宪的冷淡,在两步外停下,笑眯眯地说道:“端木兄这是要回府吧?”也不等端木宪回答,他就又道,“介不介意小弟去府上喝杯茶,下个棋……” 一听到下棋,端木宪总算是明白游君集在打什么主意了。 “你想跟我孙女下棋?”端木宪直接点破道。 被人说破,游君集也不窘迫,笑着点头如捣蒜:“是啊是啊。端木兄,你那小孙女真是妙人儿啊。” 端木宪嘴角一抽,若非他这四孙女才十岁,游君集的年纪都可以当她的祖父了,他几乎要觉得在调戏他家四丫头了。 游君集也没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兴致勃勃道:“你那小孙女摆的那个残局,我又好好地研究了一番,我这次肯定能破局!这破局第一人非我莫属!” 想到这里,游君集心口一热,直接拖着端木宪就朝宫门的方向走去,嘴里还催促道:“端木兄,再不走,这太阳就要落山了。” 端木宪也就半推半就地拉走了。 等二人的马车从宫门一路来到权舆街时,太阳已经落下了小半,冬季夜长日短,又是一天快要过去了。 没一会儿,端木绯就被一个婆子叫来了承明厅,一进屋,就见游君集对着她露出极为慈爱的笑容,“端木小姑娘,别来无恙啊。” 端木绯并不意外,平日里,端木宪都是叫她去外书房,今日唤她来承明厅,她感觉不对,就多问了那婆子一句,方知吏部尚书也跟着端木宪一起来了。 “游大人。”端木绯笑吟吟地对着游君集和端木宪都行了礼,得体大方,“祖父。” 端木宪无视游君集那迫不及待的眼神,和蔼地对着端木绯笑道:“四丫头,刚刚祖父进宫去见过皇上了,皇上已经收到了你外祖父的折子,皇上英明果断,明辨是非,相信李家忠心不二。” 端木宪说得冠冕堂皇,只差对皇帝歌功颂德,跟着又对一旁若有所思的游君集解释道:“闽州总兵李徽是我这四孙女的外祖父,李家出事后,这孩子也是夜不成寐,担心到现在。” 游君集怔了怔,这才迟钝地反应过来。是啊,李家与端木家似乎是姻亲,原来这个小丫头是李徽的外孙女啊。 思绪只是一闪而过,游君集也没多想,反正事情都过去了。他笑得更亲切了,五官都挤在了一起,直接学着端木宪唤道:“四丫头,我们来下棋。” 游君集显然是早有准备,他甚至是直接让小厮自备了棋盘和棋子,然后殷勤地主动摆起了那个残局。 端木绯坐在棋盘边,姿态端正优美,气质宁静悠然,她看似在看棋局,心里却在想着李家的事,精致的小脸上嘴角弯弯,不动声色。 皇帝既然已经当着几位阁臣的面表了态,那么明天整个朝堂都会知道皇帝的态度,计划的第一步总算是顺利走完了。 第一步是主动出击。 第二步就是以静制动了。 无论那个唆使李大夫人的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又所图为何,他在发现这个谋划多年的计划很可能功亏一篑时,必会再次出招。 只要“他”动了,就会留下蛛丝马迹…… 思绪间,只见游君集双手一起上,一手黑子,一手白子,在棋盘上快速放着棋,手指快得几乎要舞出一片虚影来,看得端木绯心中暗暗咋舌。 摆好了棋局后,游君集满意地一笑,率先落下了一粒黑子,接着就抬手做请状。游君集毕竟是堂堂吏部尚书,平日里不拘小节,但是当他正襟危坐、收敛笑意时,身上又颇有几分名士风范。 端木绯也是微微一笑,捻子又落子…… 端木宪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坐到一旁观棋。 这一日,直到夜幕彻底降下,游君集才恋恋不舍地告辞,口口声声地邀请端木绯有空去他府上做客,还说什么他的幺女与端木绯年龄差不多,都喜欢下棋,肯定合得来云云,那副恨不得把端木绯拐回家做女儿的模样,看得端木宪都有几分哭笑不得。 游君集走后,尚书府就陷入了黑夜的宁静中,随着腊月的临近,夜晚的天气越来越寒凉了。 接下来的几日,府里越来越忙碌,尤其是刚接手了府中内务的端木纭。 一来,马上要过年了,府里必须要提前采买年货、准备节礼、缝制新衣、布置府邸等等;二来,二老爷端木朝的二房年前要过门,也要准备起来。 两件事凑在一起,把新官上任的端木纭忙得是脚不沾地,但是小贺氏倒是消停了,像是认命了一半,每天和端木绮都关在自己的院子里闭门不出,二房静得可怕。 端木纭因为忙碌,干脆就暂时没去闺学,端木绯便开始独自上下学。 弹指过了几日,十一月二十七日,端木绯下了闺学后回了湛清院,发现院子里还热闹得很,东次间里传来一片喧哗声,似乎有不少人在说话。 端木绯抬眼看了看天色,这都正午了,就算再忙,也该让人用午膳吧。端木绯本想先去小书房,又改了主意往东次间去了。 “大姑娘,奴婢看着府中的银骨炭有些不够,需要再买一百斤。”一个陌生的女音笑吟吟地说道。 端木绯打帘进去,只见东次间里人头攒动,除了坐在罗汉床上的端木纭外,还站了七八个管事嬷嬷和媳妇子。 刚刚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管事嬷嬷,穿了一件秋香色对襟暗妆花褙子,里面一件棕红绣领口长袄,挽了一个整齐的圆髻,戴着一支翠玉簪,圆圆的脸庞上笑容可掬。 端木纭看着对方微微蹙眉,道:“邹嬷嬷,我记得账册上写了月初才采购过银骨炭,怎么才不到一个月就又要采买了?” “大姑娘,您是不知道,今冬比去冬冷,炭烧得快,如今库房里已所剩无几了。”邹嬷嬷笑眯眯地说道。 端木纭眉头皱得更紧,正想吩咐紫藤去取账册,就听端木绯清脆的声音响起:“我记得账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月初采购银骨炭五百斤,松木炭一千斤,柴炭一万斤,够去冬一个冬季用的了。这府里只有主子用银骨炭。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就是祖母的屋里也就跟去冬一样才点一个炭盆,三叔和三婶又不在,现在银骨炭就不够用了,莫非是有人偷卖了不成?!” 屋子里静了一瞬,几个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