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决定 (第1/1页)
官家离开后的议事厅,完美的诠释了面面相觑的含义。 韩琦是庆幸自己这次憋住了。 富弼似乎是有点踏实了的感觉,官家终归还是没让自己失望。 而韩绛和吕公弼,一副本该如此的表情。 而挑起议论的张方平和陈升之,好像官家所说的,跟他们屁关系没有。 多年朝堂,早就练就了一张厚实的脸皮。 至于王安石,自始自终没开口,黝黑的脸色,根本看不出表情。 王珪则是考虑,就官家这样的表现,是否能酝酿一篇好的文章……在《时论》上,唱赞歌的文章,数他的最多。 从歌颂官家,到歌颂国朝制度,再到歌颂大宋变迁,应有尽有。 不过有一点是统一的,这时候,谁也没心情继续扎堆议事了…… 唉……官家是越来越坦率了。这也说明,官家对于国朝的掌控,越来越彻底了。 …… 王韶准备进京了。 虽然官家的坦率,把内阁针对官家气量的议事打乱了,也彻底让内阁大臣羞愧了一把。 但是,王安石还是将详细的过程用书信告诉了王韶。 王韶是自己举荐的,算得上是自己一条线的人。 不过王安石现在完全是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王韶。 详细的把过程讲清楚,从内阁大臣的议论,到最后官家的表态,一点没漏。王安石让王韶自己考虑。 王安石的书信,甚至比官方的诏令还到的早。 并不是说民间的驿递就比官方的快,而是在议事之后的两日,内阁才起草了诏令,请官家印。 王韶没有疑问,对官家没有疑问。真的,一点都没有。 自己精忠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只有这样的官家,才上他的抱负得以实现。 官家对他的信任,王韶心里最清楚。是真有万死难报君恩的念头。 韩子华说的没错,官家确实待他如潜邸旧臣,甚至更甚。 自己并不是没有得到封赏,在朝堂越来越减少恩荫的情况下,儿子王厚,已经快要列班了。 在武将中,几乎快赶上了曹霖、高敬贤等人。 王韶并没有受王安石信件的影响,他决定,在觐见官家时,如实述职,也如实阐述自己的想法。 这一次回京,王韶准备带着儿子连同全家一同进京。 这决定,怎么说呢,还是有留质子的想法。 也算是自己表态吧! 就是河湟,抵达汴梁也不再像早年那样费时了。工坊城这些年,间断的在河湟一带,铺设了轨道,一定程度上跟秦州勾连起来了。 因为河湟地方士族不多,乡绅也没有,又是高山峻岭,沟壑遍布,铺设的轨道是断断续续的。 全部是由朝廷投资铺设的轨道,基本上是军用和公用。 所以,没有去开山凿石,没有完全的贯通。但也算是把河湟一带所有的战略要地沟通了。 从朝廷诏令发出,到王韶抵达汴梁,间隔十天。这个时间不长不短,正好。 准备看热闹,或者对王韶有那么点怀疑的人,都悄么声了。 “官家,王韶进城了,带着儿子王厚,直接回府了……” 王中正低声跟赵曦汇报,说完就又跟没事人一样,立一边了。 看来这个王韶,还是有点心思的。 王韶的家,祖籍留一部分,汴梁安置的一房。 把儿子也带回来…~这是堵人嘴?还是做给自己看? 还是想多了! 也罢,照王韶的性子,恐怕回府也是沐浴更衣,不一阵就要觐见了。 …… “熙河道督府王韶觐见……” 赵曦才刚刚把案桌整理了,就听见了内监的禀报。 “中正,看看内阁谁在,一并叫进来……” 赵曦现在真有点无事不可对人言的态度。 至于想表明什么?见仁见智吧。反正也没有简单过。 内阁全在。 赵曦并没有一开始就问话,而是先让内监给王韶沏茶…~一路风尘,估计回家沐浴更衣就来了。 待内阁都到了,赵曦又赐座。 “子纯,详细的情况你应该很清楚了,说说吧,怎么想的?把儿子都带回京了。看来还是不相信朕呀!” 赵曦说这话时,谁都没看。 王韶这时候,很想看看王安石的脸色…… 内阁大臣们,却是不敢相互对视……官家现在的威严,太吓人了。 “微臣不敢!官家,微臣确实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但微臣带犬子回朝,并非完全因为此事。” “哦,说来看看。” “官家,这几年,朝廷历练新军,微臣以及犬子,与讲武堂经历的武将文臣,多有交流。” “不管是微臣还是犬子,跟新军将领和校尉接触后,深感不如。微臣带犬子回朝,是想求官家一个恩宠,准许犬子到讲武堂受训。” “官家,犬子这些年随微臣领略河湟,深受皇恩,官阶已经近列班。犬子恐怕是国朝将领中,极少数未受讲武堂培训的武将了。” “微臣微薄之功,不敢为国朝之先。所以恳请官家恩准,让犬子到讲武堂受训。” 王韶是起身再躬身回话的。 这倒是个说的过去的解释。赵曦摆了摆手,让他再次入座。 “文阁老,这是你的职责。王厚是否如子纯所言?” “回官家,确实如此。” “嗯,文阁老安排王厚入讲武堂将领班受训吧!朝廷不能亏待功臣。这几年王厚也算是有功!” 赵曦环视了一圈,看了看诸位内阁大臣。继续说道…~ “子纯,朝廷有意经略西夏,所以,河湟开边成功后,继续西进,形成真正的对西夏战略包围,便成了朝廷谋划的重中之重。你对自己接下来的职衔有何想法?” 一点都没有含糊,很直接。 “回官家,微臣以为,微臣还是适合继续率军西进…~” “子纯慎言!” 王安石打断了王韶的话。率兵西进,那么,王韶所率的兵,绝不仅仅是如今安靖河湟的数量…~ 王韶向官家提这样的要求,在王安石看来孟浪了。 “王阁老,让子纯说完。” “官家,河湟一带,臣不敢说固若金汤,但稳定还是敢保证的。对于内附的那些部落,虽然是由微臣引导内附,可他们接受的利益,全数来源于朝廷。微臣不曾私下有过许诺。此为一。” “第二点,微臣其实并不擅长治政,更适合开边。所以,微臣向官家请命,望朝廷能恩准微臣继续率兵西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