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第3/4页)
在这样的家庭。 这样的经历遭遇。 她的内心,从未有真正的安定,也从未有过真正的安全。 而是身陷黑暗与绝望苦难中。 只是拚尽全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从主动入宫,要做太宗的武才人。 到太宗病重,暗与太子李治相通。 从太宗驾崩,被打入寺中为女尼。 人生迎来至暗时刻。 到重新得到李治亲睐,回到宫中。 这一步步,如何能令人善良? 回宫的是明空法师吗? 不,那是一个从地狱中爬回来的人,内心只有恐惧的女人。 这样的人,绝没有真的善良。 也绝不会相信人世有真的善良。 世界从未待她以善。 她唯一信的,只有自己。 只有不断将权力攥在自己手里,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一念通,百念通。 许多以前不曾想明白的事,被有意无意忽略的事,现在都想通了。 入宫之前的慈悲。 入宫后的隐忍。 再之后的手腕干练,替李治背锅。 那只是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生存策略。 毕竟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 她不再像十四岁的稚嫩少女,对着太宗皇帝虎虎生风,敢说拿大铁捶捶死难以驯伏的狮子骢这种话。 而是变得更有城府,也更老辣。 可能只是当年的自己太过单纯,才会看不到这些。 不过,不重要了。 苏大为想通前因后果,先是轻叹了口气,再向投来审视目光的武媚道:“阿姊,太子是新皇帝,不可动,别的我不过问。” 武媚娘脸色微变。 从苏大为的话里,听出了多重意思。 苏大为看穿了她的那些算计和城府。 甚至可能知道她与萧礼那些事。 但李治已经死了,苏大为无意替李治出头。 这些苏大为都可以不在乎。 但唯独一点,太子不许动。 这是苏大为唯一在意的一点。 为什么? 苏大为别的什么条件都没提,唯一对太子李弘如此用心? 武媚娘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没想过苏大为提条件。 相反,多提条件,她可能会更有安全感。 甚至可以从苏大为提的条件,摸清他心里的想法,从容布置。 但苏大为提的这个点,是她之前没想到的。 太子? 本宫的儿女那么多,为何单单提太子。 难不成…… 武媚娘脸色微沉:“阿弥,你这叫什么话,弘儿是我的亲骨rou,也是我的嫡长子,大唐储君,圣人驾崩,理当太子继位,这个位置,谁也不能动,只有弘儿有资格。” 苏大为微笑着,仿佛看穿了她所有的想法。 这种看穿一切的目光,令武媚娘颇有些不自在。 她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俯瞰众臣。 已经很久没人敢与她如此对视了。 甚至之前在思政殿上,她因苏大为突然出现,有些乱了方寸,心态上,仍是一种俯瞰。 认为自己略施手段,便可笼络住他。 “阿姊,你说的这个谁也不能动,也包括你?” 苏大为的目光渐渐锐利。 武媚娘勃然变色。 一拂衣袖,冷声道:“此言何意?” “阿姊心里自然清楚。” 若是任何人,对上发怒的武媚娘,自然会被她可怕的气场所压制。 战战兢兢,无法再说出半个字来。 就算是以前的苏大为,在武媚娘面前,天然的敬重,心里会有一种:这是未来的则天女皇,这是我要抱的粗大腿。 会有一种敬畏感。 被武媚娘一喝。 气势也要矮上一截。 但今时不同往日。 此时的苏大为看像武媚娘,没有任何惧意,眼神里只有平静和坦然,夷然无惧。 因为他已看透了武媚娘。 看透了她的过往经历,她内心所恐惧的,害怕的。 也看透了她的底线弱点所在。 这便是站在一品大能境界,站在一品之上,俯看众生的清醒。 “阿姊,我不是你的敌人,太子也不是,大唐天下,始终要交给李家,一代代传下去。”苏大为向着武媚娘平静道:“你纵然心比天高,但人生不过弹指匆匆,百年之后,这天下,你难道还能带到棺材里?” “你……” 武媚娘脸色一变再变。 脸色阴晴不定。 各种复杂的情绪在眼中起伏,如潮生潮灭。 既有被苏大为撞破心事的恐惧,也有恼羞成怒,暗暗的杀机,以及诸多猜忌。 “阿姊,你一定会问我如何得知你的心事。” 苏大为似笑非笑,目光投向武媚娘的颈项。 如天鹅般优雅雪白的粉颈中,并无华丽饰品,只有一枚小小玉佛。 这与武后满身满头奢华雍容的饰物,形成强烈反比。 她是如此的优雅华贵,仪态万千。 但如此富贵的天后,在颈间却只有一枚小小的玉佛。 旁人只道天后不忘本,或者对沙门亲善。 却无人知道这玉佛来历。 “这枚玉佛,我记得当年是陈硕真起事,自封女皇,后被唐军平叛,陈硕真身死道消,最后将军奉上击破陈硕真的缴获。 别的宝物你都不屑一顾,唯独对这玉佛情有独终,留在身边,已经十几年了。” 苏大为轻轻踱步,眼神转向眼前一望无垠的湖水荷花。 “我当年还年轻,许多事见识尚浅,如今回头去想,当年陈硕真要杀明空法师,是真的吗?” 苏大为察觉背后气息的古怪。 一回头,正好看到武媚娘盯着自己,眼神幽幽,杀机暗藏。 那碧幽幽的眸子,像极了黑猫小玉。 是了,昔年武媚娘遇险,小玉还曾献过一枚妖丹给她。 大概这便是武媚娘能保持容颜的缘故吧。 她也不是寻常人。 不过若是动手,哪怕苏大为如今将一品大能那部份,留在巴颜喀拉山中陪伴腾迅。 仅凭这个分身的能力,加上境界见识,也绝非谁都能招惹的。 苏大为对武媚娘的杀机,只做不见,自顾自的继续道:“我讲一个故事给阿姊听。当年陈硕真潜伏在长安寺中,为的是寻机搅乱大唐,断大唐龙脉,而那时因太宗驾崩,被强送寺中剃度的武才人,心中充满了对皇室的恨,对这个世界的恨意。 明明那么努力,想要寻一个安身之所,明明武才人的才智不输男儿。 为何,只因是女儿身,便要遭受这样的结果。 那时的武才人,不知为何,被陈硕真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