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2章 梦的开始 (第2/2页)
一些第一次体验晨读的文人学子,皆被眼前的景象所震动了。因为“口吐浩然”这一幕,只存在于书籍上,存在于传说中,并没有亲眼所见。 在大宋王朝,其实一直流传着,读书养气之法,乃是成来大儒的根基。可惜,读书养气之法就在那里,却上千年来都没有几人能掌握,即使是石安公都是似是而非,并没的真正掌握。 “安先生口里,怎么吐出一个个文字?” 有女子疑惑问。 “那不是文字,而是浩然,这是口吐浩然,不是口吐文字……”有人忍不住回答,便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心随着充满韵味的读书声,去感受诗经》。 渐渐地,似乎整个人的神魂,都进入诗经的神奇世界里。 随着那读书声的回荡,他走遍了整个诗经世界,领略了不同国度的风采,见识了不同国家的风情,令他的灵魂大为颤动起来。 咔嚓—— 他悄然破境了。 而破境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人。 现在山坡下,渭水河畔上,文人学子加上看热闹的百姓,已经达到了将近两千人。 无比壮观。 文人士子则占了一半有余,自然不缺天赋超绝的学子。 况且,他们的境界实在太低了,而书却不少读,相对来说,积累还算是可以。因为这个世界的道,难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积累,才能达到相同的境界。 而封青岩现在的晨读,则是催化剂。 因而,在他刻意的晨读之下,无数学子都有所获,还有不少学子突破了。 在山坡上,快到花甲之年的宁松,则是身子猛然一颤,整个人微微有些颤抖起来。并不是他悟得了读书养气之法,而是他破境了,由八品入七品了。 不过他并没有激动,而是静静聆听,口里心里都跟着无声诵读。 他感觉到自己似乎要抓到什么了。 不过,总是差了一点,让他心里无比遗憾。 他知道,这是什么。 在封青岩的晨读中,浩然正气浩浩荡荡从天地间而起,犹如大雾般笼罩着渭水河畔,令学子心头震惊不已。 今日的浩然正气,似乎更多更大了。 此刻,宁松甩去心中的杂念,却观察封青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发现安先生竟然真的与天地融为一体了。眼前的安先生,虽然静静伫立在那里,但是让人感受不到。似乎,山坡就是安先生,远方的山岭是安先生…… 安先生无处不在,又处处不在。 这让他突然有些愣住了。 天人合一? 不仅宁松有如此感觉,山坡上其他人亦是如此。 安先生明明就在眼前,但是让人感受不到,犹如一道虚影般。 而在此时,封青岩身上同样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气息,似乎在将他们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里般。 于是在他们眼里。 四周的景物消失了,只剩下安先生。 但渐渐地,就连安先生都消失了,只剩下充满韵味的读书声,在诵读着诗经。 最后,他们连读书声是谁的声音,都不知道了。 但似乎是诸子的读书声。 是诸子在诵读。 轰! 轰! 他们的脑海犹如炸开般,瞬间变得开阔起来,见识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眼界更为开阔。 他们看到了远方,看到了一座座书山,一座座学海…… 而且,在书山与学海中,还看到无法苦读的身影,有文士,有文相,有大儒,有大贤…… 这让他们颇为震惊,这是哪里? 但是,他们渐渐地顾不得震惊,都投入到书山与学海中,如饥似渴般苦读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读完了一座的书山…… 于是,有些他们曾经不理解的道理,不明白的奥义,此刻竟然迅速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 不少人心里惊叹,正准备继续投到书山中苦读里,却猛然发现自己却站在山坡上。 这让他们猛然愣住了。 刚刚只是一个梦?但是,为何这个梦,如此真实,真实到让他们在梦里,真的学到了知识。最让人震惊的是,他们是真的明白了,还在无声无息中突破了。 这似不是梦。 但不是梦,又是什么? 在他们震惊与不解时,封青岩早已经晨读完。 但是,浩然正气所化的大雾并没有散去,反而化为一座座书山,一个个学海…… 他们于梦中所见所读的书山与学海,不仅有他们曾经的积累所化,还有封青岩的知识。 当然,都算是较为普通的知识,太过深奥,他们现在亦看不懂。不管学什么,都需要慢慢来,岂能一口吃成胖子?这个世界的大儒,不过是文师而已。 封青岩的知识存储量,或许连圣人都有所不及了。就单以修行来说,他就精通了九脉的修行,而九脉修行的知识,又有多少? 不过,单以知识来论,的确是文道的知识量最大。 因为文道主讲文明。 文明是什么? 此刻,封青岩静站在山坡上,身上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以助众人入梦识之境。梦识之境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奇境,或许外面只是数息而已,但是里面有可能就过却数年,甚至是数十上百年。其实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学子,从梦境中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突破了。 因为要梦境里,所摄入的知识实在太多了。 而且,这些知识,乃是封青岩大概整理过的知识,可以帮助到他们迅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梦识之境。 在河畔,有将近两千人,但是只有一百余人,进入了梦识之境。不过,凡是进入梦识之境,几乎都有所突破,还有人连破小三境,即是连破三品。 当宁松从梦识之境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踏入儒士六品了。 他不过是片刻间就连破两小境。 “哈哈,我开辟了胸中天地,我成为了士子,我成为九品士子……” 有学子激动大喊起来。 在大宋王朝,开辟胸中天地的士子不算少,但亦没有多到四处可见。一个县城数万,或十数万人,开辟胸中天地的读书人,不过是数百而已。 多者亦不过是上千。 这可是将中老年人都加起来了。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