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灭烛龙,夺内丹 (第1/2页)
战争是在四月二十日爆发的。 大乾王朝三大兵团以雷霆万钧之势,齐齐杀进烛龙国境内,步步为营地往前推进,摆出一副屠灭烛龙的凶狠架势。 北狄大军也遵守约定,从境内向烛龙国北部发起进攻。 据悉,获知北狄国也参和进来,当代烛龙气的差点掀了桌子,大骂北狄人不地道,更是威胁,要在战后摘了北狄王的脑袋。 以雪耻辱。 去年,在撤出龙首郡之后,烛龙国总兵力已经不足二十万之数,就算紧急招募新兵,也来不及训练,派不上什么用场。 被覆灭的青丘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算上北狄援军,大乾一方的总兵力超过40万,是烛龙国的两倍之多,这是乾元少有的,在对战中兵力占优的情况。 而且是绝对优势。 因此,从一开始,大乾一方就占据了战场的绝对主动权,在李靖、薛仁贵以及行布三员大将的指挥下,稳扎稳打,不断压缩烛龙国的战略空间。 战争, 逐渐演变成一场纯粹实力的较量,容不下一丝侥幸。 大乾这么做,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进攻方的伤亡,但胜在稳妥,不给敌人一丝翻盘的机会。 通过不断压缩包围圈,最终将敌人逼入绝境。 看似最简单的战法,却蕴藏着最朴素,也最实用的道理。 乾元也正想借着这最后一场大战,来进一步磨炼王朝军队,给军队来一次瘦身,使其变得越发精锐。 禹余天的大环境,注定了军队是无法安逸的,每时每刻都要经受血与火的考验。 未来的大乾想要在禹余天立足,就必须要有一支精锐之师。 到了五月中旬, 战争形势开始渐渐明朗起来。 在各方围剿之下,凶悍的烛龙国也是独木难支,被逼不断后撤,最终向王城聚集,准备在王城脚下,跟大乾决一死战。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死在大乾手上的妖族就已经不下30万之数,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妖族辅兵,但也对烛龙国造成重创。 ………… 五月十八日,晴。 这一天,大乾王朝禁卫军、玄天兵团、颢天兵团以及钧天兵团,在龙城郊外胜利会师,顺利完成对龙城的合围。 倒是北狄军,暂时留在了烛龙国北部,没了动静。 对北狄王的那点小心思,乾元已经没空去关注,在大军会师龙城的那一刻,北狄国的历史使命就已经算是完成了。 三十万大军,在龙城郊外搭起连绵起伏的军绿色帐篷。 这些帐篷都是隶属于战备司的被服厂,生产出来的标准军用帐篷,无论是隐蔽性、舒适性,还是便捷性,都甩开传统帐篷一大截。 在乾元登基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对新组建兵团装备的更新一直在进行中,虽然还达不到原封地大军的水准,但已经是鸟枪换炮了。 先是原封地兵工厂库存的十万套勇毅套装,悉数拿了出来,用以列装奋战在西境第一线的颢天兵团。 跟着, 兵工厂日夜运转,又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为玄天兵团更换了装备。 截止目前,王朝五大兵团中,就只剩下苍天兵团以及炎天兵团新划入的三个师团,还没来得及更换勇毅套装。 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基本就能全数完成换装。 除了勇毅套装的普及,以灵能盾牌为核心装备组建的铁壁营,以及利用青丘郡出产的妖兽组建的精锐骑兵旅,也都在各大兵团有序推进。 经过大半年的磨合交流,五大兵团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部队训练水准,乃至军队的战斗素养,都在渐渐趋于一致。 导致的结果就是,大乾军队在烛龙战场上的势如破竹。 ………… 是夜,中军营帐。 率部赶到前线的乾元,第一时间召开阵前军议。 传说中的龙城同样是一座石头城,粗犷而彪悍,不仅在烛龙国,就是在整个妖族都极负盛名。 甚至被誉为妖族圣地。 此时的龙城之内,在护城大阵保护之下,聚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