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道 (第2/2页)
,这一直以来,压在陌良心头的那种沉重感也是变轻了许多。 不过有一个巨大的疑惑,仍然始终横亘在陌良的心头,那就是,六十三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木简上记载得很简略,但是不难看出,六十三年前定然是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单独用了一张木简来记录那一年的事。 而以那年的事为节点,前后就是两段几乎互不关联的故事。 “大蛇长鸣,花谷突现,前面那个不简单的舟同,还有我前面得到的信息,太零院五位天才学员,一位万中无一的御灵师,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六十三年前的往事,在这一刻,陌良距离真相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近,陌良知道,自己现在只差临门一脚了,不过他不急,现在这种情况最急不得,他很有耐心,既然只要一点更多的信息他就能够知晓这段往事,那么他何必在这种时候急着去乱猜呢? “最后就是这个舟宇成了…” 这些木简所透露的信息,绝大多数还是关于舟宇成的,而且是成长史,不过对于陌良来说,那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带给自己的帮助应该不会有多大。 想到这里,陌良心中不免又是一阵疑惑。这个舟泽让自己来看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看完了?” 舟泽缓缓出声道。 虽然陌良思绪万千,有很多的疑惑都在思考,但是实际上时间却只是过去了片刻而已。 听到舟泽的话,陌良微微点了点头,也是抬起头看向了舟泽。 “所以,你想要告诉我什么?” 这个时候,舟泽站在灯火晦暗的地方,烛光虽然还明亮,但却无法将他的身影照亮。 “有些东西,我想我不说你也差不多能够猜到了,至于那些你还不知道的,就只能是你自己去寻找答案了,当然,我知道这一切,但是你问我,我却不可能会告诉你。” 陌良站在灯火辉煌的烛光下,目光深邃:“怎么说?” 舟泽笑了笑,从昏暗的角落走了出来,黑白交错的头发在灯火的映衬下染上了些许金黄的色晕,一双深沉的眸子隔着斑驳的光影与陌良对视,两双相似度极高的眸子之中在这一刻都是闪烁着诡异莫名的光彩。 “青山依旧木成阴,绿水东流风作雨,斜望云天沧海间,目穷此生尽如烟。这是父亲最喜欢的诗句,虽然并非他最优秀的诗词,但却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你能够从中理解什么?” 舟泽并没有回答陌良的话,而是这样问了一个问题。 陌良眸光微微闪动,心中若有所思,答道:“万物皆幻,人尽如烟,一切事物发展的极致终究是奔向更加深不可测的虚幻,他应该就是停留在这样的境界中。” 舟泽颇感兴趣:“怎么说?” 陌良从烛光最辉煌的地方缓缓走出,来到那蛇形雕像前,细细观摩,同时说到:“在人生的这个历程中,有太多的磨难和挫折,有些人会在此一蹶不振,有些人会在跌跌撞撞后缓步向前,有些人却能在其中顿悟新生,看破一切,心生己道。” 舟泽闻言,眼前一亮,但最后却是摇了摇头:“你的人生底蕴很深,但有些东西还不是很明白。”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却是接着对陌良说道:“人生有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第一种境界最为肤浅,这个境界的人永远都活在表象之中。” “第二种境界则是已经颇为难得,这类人都已处在了道的边缘,他们已经算是顿悟了,可以从一件事物之中看到不同的本源,这是已经悟破红尘体悟真我的境界,算是看到了道的面目,但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执念,要入这道终究还是差了一步。” “第三种境界最为难得,他们看得见道的轮廓,却仍然生活在大自我的世界之中,所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便是入了道,而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他们的道便是他们的大自我世界,可谓,一道一世界。” “道,从无到有,从悟到入,这中间的困难是世人所难以想象的,但是他却是那第三种境界中的人。” 陌良听得舟泽的话,内心震撼不小,这不单单是因为舟泽今天说的话特别多,一反他曾经的惜字如金的性格,更因为其阐述的道理,实在是发人深省,让陌良对于这“道”,有了深刻的理解。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