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佃户 (第1/1页)
宿致远因为考取了举人,享受不纳税政策,因此,宿家的土地也执行了七成的赋税,只不过农户打下的粮食,七成交给宿家,三成留给自己。 虽然农户留下的只有三成,但这些农户在宿家的大伞下,除了农忙可以种地外,其他季节宿家还要组织青壮练武,在也有在宿家铺子里帮忙的,这些都会另外给工钱。 这样大家的收入就不仅仅是地里打下的那点儿粮食了,收入相当可观,也勉强能够糊口,这也是大家一听换了新东家,不愿意留下的最主要原因。 但傅家毕竟没有功名,肯定要交赋税,去除给佃户的三成,还要交给朝廷七成,傅家就什么也剩不下了。 因此,宿致远提议,傅家的这个庄子还是挂在宿家名下,这样可以免除朝廷的赋税,那七成的粮食就都是傅家的了,薛一梅和傅松自然求之不得。 薛一梅和傅松在听了宿致远详细的解说之后,也决定庄子里执行和宿致远一样的政策,青壮们训练时也承诺给些补贴,只不过傅家没有店铺去帮扶,只能想别的辙了。 不过,留下的人们也是听庄头李壮说了,以后新东家也会让大家有别的进项,就算没有,宿家以后也不会丢下他们不管,这才将大家留了下来。 当然,这一点,薛一梅自然是不知道的。 薛一梅见只走了两户人家,正好也不用补充其他佃户,大哥他们种植他们两家留下的地就行了,于是就冲着李壮说“李庄头,既然大家都选择留下了,那就给我介绍一下其他人吧?” 自己现在只剩下八家佃户,薛一梅自然想要将这些人的资料记在心里,自己心里也有个数。 李壮急忙说“好的好的!” 于是,薛一梅在李壮的介绍中,简单了解了一下自己手下的佃户。 李壮,三十二岁,是七屯的庄头。 家里有妻子钱氏,三十岁,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李小聪十岁,女儿李小雪七岁。 家里还有父母兄弟姐妹,他是家里的老大,全家大小加在一起有二十多口人,租种着庄子里四十亩耕地。 李壮还有担任庄头的工钱,每月二两银子,每次训练庄户和出外帮工,还有另外的贴补,总之日子是这里过的最富裕的。 王满仓,四十五岁,妻子刘氏,四十二岁,有三个孩子,租种四十亩地 大儿子王来财,二十一岁,妻子刘桂花,十九岁,刚刚怀孕。 二儿子王来富,十八岁,还没娶媳『妇』 小闺女十四岁,还没婆家。 王满仓还有父母和两个弟弟,四十岁的王满囤,三十八岁的王满粮,都各有子女一大家子人,加上父母,也有三十来口人,也算是一户。 赵金明,三十八岁,妻子王氏,三十五岁,有四个孩子。 女儿赵小雨,十六岁,儿子赵小光,十三岁,小儿子赵小亮九岁,小女儿赵小灵,五岁。 家里还有老母亲周氏,两个弟弟,赵金山,赵金川,也是子女一大家子,算是一户,加在一起三十来口人,租种四十亩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