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6章 两个人的视线,就跟有心电感应似得,撞在了一起 (第1/1页)
陈册宝于左右案上,行夕奠礼。 早晨行朝奠礼后,皇帝跪送灵驾从芦殿南门启行。 灵驾所过地方,百里内文武大臣预先跪迎于路右百步外,候灵驾过,随至宿次,在黄幔城外行三跪九叩大礼。 夕奠礼时,文官在正蓝旗末,武官在镶蓝旗末。 灵驾过门桥时,要派内大臣两人轮流祭酒,焚楮钱。 一般来说,普通人步行的速度,为日行三十公里。 可这一路上人员众多,光是送葬队伍,就长达十几里。 加上时不时的要三叩九拜,又有车轿耽搁。 所以,只能日行二十至二十五公里左右。 最后于五日后的清晨,全员到达陵地。 到了那儿后,数十里的送葬队伍,从陵地范围内,跪到了外头。 而那地宫,就在陵地正中间。 地宫周围建了宝城。 前面建着方城。 上面建着明楼。 地宫前有两座碑。 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四爷亲自书写的字。 写的全是圣祖在位数十年的光荣事迹。 即便是在精简的情况下,还是写了四千多字。 之所以有两个碑,就是因为一座碑写不下那么多的丰功伟绩。 另外,一块写汉文,一块写满文。 提倡了圣祖在世时“满汉一家亲”的用人原则。 紧接着,便是到了四爷要给圣祖亲自取陵地名字了。 只见礼部大臣,把事先取好的几个名字,呈给了跪在地宫前的四爷。 四爷接过呈上来的陵名名单,专注地挑选着。 但他没有接大臣递过来的朱笔。 待选好名字后,他毫不犹豫地咬破中指,用鲜血圈出景陵两个鲜红大字。 “景”的含义是“高大”“令人仰慕”的意思。 而用鲜血提陵名,这种情况,在大清所有帝王当中,前所未有。 足以表示四爷对这个老父亲是至孝至诚之心。 见状,数十里的送葬队伍,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他们不是因为四爷的举动而哭。 而是因为这种情况,但凡在送葬队伍里的,都要哭。 后宫妃嫔要哭。 王公贵族,文武官员都要哭。 而且,还要大哭特哭。 谁要是哭的越伤心,就表明越是孝顺。 此刻,陵地哭声一浪高过一浪。 十几里的哭声,散步在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将陵地染上了一层悲伤。 若音身为皇后,在离四爷不远处的地方。 她用沾了洋葱的手绢,擦着眼角的眼泪,声音不大不小的呜咽着。 到底是皇后,是个女人,嚎啕大哭还是犯不着,有点失态。 若音偷偷抬头,看了眼跪在地宫前的四爷。 只见男人宽厚的身躯微微耸动。 袖口露出来的手,紧紧地攒成了拳头,似乎在竭力制止情绪。 他抬着头,重重地闭上了眼。 突然,那挺拔宽厚的身体里,发出一声震天惊地的悲鸣声。 那道声音浑厚而低沉,透着悲痛万分的沙哑。 好似天雷滚滚,霹雳万丈,在景陵上空传出了好远好远 震得在场所有人双目昏花,难辨东西。 接着,一声接一声的悲鸣声,再次从他的身体里发出,破于天际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