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章 (第1/2页)
太史慈这才想起徐庶还不知道光武遗命的事情,连忙把这事情告诉给了徐庶,后者听完极为惊讶,显然想不到这其中还有如此内幕。【 “不过,”太史慈摸着下巴笑道:“刘虞和公孙瓒交战的话,刘备一旦得到这个消息,大概会马上为自己谋后路吧” 徐庶笑道:“这个自然,刘虞不是公孙瓒的对手,早晚要败在公孙瓒的手中,而且以公孙瓒的狠辣,一定会要了刘虞的命,要知刘备此行的任务乃是接走皇帝,可是一旦刘虞身死,这件事情马上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没有了刘虞的保护,刘备根本就是无处藏身,这一点他应该知道。” 太史慈叹了口气道:“公孙瓒乃是一个只顾眼前利益的匹夫,更对败在我手上耿耿于怀,对于天子,公孙瓒完全不感兴趣。即便是刘备把皇帝带回到幽州又能如何公孙瓒只会认为刘备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顿了一顿又道:“而且刘备应该明白,幽州一乱,最后得到幽州的人乃是我太史慈,在这种情况下,有野心的刘备当然不会回到没有自己立足之地的幽州。” 徐庶点了点头,问道:“对了,主上,刘备人呢不知道他现在知不知道这消息。” 太史慈摇摇头道:“应该不知道,因为在传递情报上没有人会比我们更快,刘备大概要到明天才会知道。不过现在刘备还未来,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随即,太史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连忙向徐庶询问,后者听完后,冷笑连连,对太史慈道:“主上,这不过是贾诩对李儒的反击而已。” 太史慈闻言,随即恍然,笑道:“原来如此,呵呵,李儒使得外界盛传董卓和张济的妻子邹氏有染,这事情不管是真还是假,肯定令董卓疏远张济方面的人,毕竟这事情不好听,但是现在贾诩却在拉拢陈登和曹豹,显然是想要利用曹玲。” 徐庶笑道:“正是如此,问题是曹玲是否会听贾诩的摆布。” 太史慈转过头来看着正和曹豹谈笑风生的吕布,神秘笑道:“看来贾诩已经发现控制曹玲的方法了。” 徐庶一愕,不明白太史慈到底什么意思。 太史慈对徐庶说道:“这事情我们回去之后再说,反正对我们有利无害。” 徐庶点头,太史慈对徐庶道:“你去传令,要鲁肃大军和于禁大军按兵不动,看着刘虞和公孙瓒打好了。至于刘备我自有办法让他回不了幽州” 徐庶会意,嘻笑道:“属下明白。我们只须在刘虞身死后说刘虞派刘备到长安来就是为了防止刘备和公孙瓒内外勾结,如此一来,刘备还有何面目回幽州又不是人人都知道光武遗命,难道刘备还能把这极端机密的事情公诸于众” 太史慈和徐庶开心地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虞翻先生,真是巧得很。” 太史慈和徐庶被吓了一跳,转过头来,却看见鲍信和刚刚说到的刘备联袂而来。 太史慈向徐庶打个眼色,后者知机告退,太史慈则笑着和两人打招呼。 随即,太史慈和鲍信与刘备并肩而行,向喧闹到极点的大厅走去。 听着滚滚的声浪,太史慈差点兴奋地叫出声来,因为他现在觉得自己渐渐成为这盘棋的cao控者了。 太史慈三人说说笑笑,并肩而行,太史慈发现鲍信在看自己的神态上大有深意,显然是从曹cao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这原本十分正常,本来鲍信就是曹cao的至交好友,两个人无话不谈,知道自己的身份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太史慈倒是很想从鲍信的口中探听出曹cao此来长安的目的,不过这主意想想就算了,毕竟有刘备在边上,很多事情没有办法说出口 而且这鲍信老辣成精,要想在他的嘴里套出话来当真是难上加难,太史慈左思右想,唯有打消这个念头。 刘备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内幕,更不知道太史慈对他的算计,只管和两人谈笑风生。 曹cao这次并没有假扮成侍卫跟来,毕竟他的形象太特殊,混在大队人马中还好一些,若是单独站出来,很容易就会露馅。 不过那个荀彧理所当然的跟来了,显然是要对今天晚上的形势加以判断,不过正因为如此,所以太史慈越发的肯定曹cao此来长安有很重要的事情。 刘备当然是带着自己的两个兄弟来了。 三人走进大厅,太史慈此刻则代替了李肃的角色,开始为鲍信和刘备介绍眼前的众人。 鲍信原本是朝廷中的老人,有许多官员都认识,不比刘备,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连一直冷眼相看的王允都走了过来,和鲍信打着招呼。 看着两人亲热地交谈,太史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过于敏感,反正觉得鲍信和王允的关系十分微妙,似乎在老朋友之上。 刘备则发挥出满面春风地谈笑本领,如鱼得水般在众人面前周旋,不过刘备还是和益州刺史刘焉的使者张任交谈得更热烈一些,那话题当然是围绕着刘焉而来的。 看着刘备亲切的问候刘焉的身体的样子,太史慈暗呼厉害:这个刘备当真是一点都不放弃扩大自己声望的机会,要知刘备虽是皇族,但是早已家道中落,和一般的寒门子弟别无二致,故此刘备在历史上漂泊半生却只有关张,直到被皇帝承认是刘皇叔之后,这种局面才渐渐发生变化,由此可见这时代皇族声望的巨大作用。 刘备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个短处,所以一有机会就会像别人宣扬自己乃是皇族的身份。 现在当然是个难得的机会,刘备和刘焉以叔侄辈论,当然也是在向别人暗示自己是皇族的事实,登时,马上有不少人对刘备的态度热情起来。 张任闻听刘备的名字,登时肃然起敬,连忙说经常在刘焉那里听到刘备的名字,说刘备乃是皇族子弟中难得一见的人物,很有些光武帝的遗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